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290章 禦前閣議(上)

第1290章 禦前閣議(上)[第4頁/共5頁]

此時的“章程”與後代稍有辨彆,粗心是原則性的安排體例,但團體來講是一個比較大略的意義,或者說方向性的定見;“說道”則更不肯定,隻是問內閣對此事的大抵態度;而“決定”就必定多了,意味著天子普通不會反對,即便有所調劑,範圍也不會太大,或者說觸及的工具也不會太多。

那麼他為何針對哱拜?莫非現在不是已經證明哱拜的確圖謀不軌麼?梁問孟查知哱拜野心,考慮他是蒙前人,對他加以限定,臣不知何罪之有。彆的,梁問孟被俘以後,鐵骨錚錚,誓死不平,這老是究竟吧?

許國見天子看著他,便道:“臣與心齋兄是附環洲兄之議。”

中間的申時行被他這句話給堵了歸去,本來都已經張嘴,最後還是決定算了,又把嘴閉上,再次保持沉默。

“臣覺得元輔之言有所公允。”吳兌說話倒是和兵戈一樣擺明車馬,道:“元輔說郜光先禦下無方,但郜光先乃是總督,梁問孟乃是巡撫,梁問孟不能算是郜光先之‘下’,談不上禦下。若指的是哱拜,則哱拜素有犯警之舉,亦曾多次為督、撫所糾,但他乃是蒙前人出身,督撫雖有所嚴格,到底不便等閒措置,這也是情有可原,九邊各處皆是如此。

至於說梁問孟,所謂其剝削軍餉一事,高務實此前已有明文奏上。那非是剝削,隻是量體裁衣——本年軍餉不及往年之數,梁問孟身為巡撫,如果冇個打算,上半年吃了飯,下半年寧夏數萬雄師就全都去喝西北風嗎?哱拜是以反逆,非是梁問孟之錯,是他狼子野心,不平教養之故!

-----------

朱翊鈞便朝其他幾位閣臣看了一眼:“諸位先生有何貳言,無妨也說來聽聽。”

如果然連李如鬆都要賞幾千幾萬兩,高務實得賞多少?這場仗打完,全數的參戰職員加在一塊兒,國庫直接停業了。

(已下300字小防盜,半小時後更新註釋)

朱翊鈞蹙眉思考半晌,又朝王家屏問道:“王先生,就你冇有發言了,你可有甚麼要說的麼?”

張學顏與吳兌表示這功績該歸高務實,來由是“德懋懋官,功懋懋賞”,誰的功績就該給誰。這兩句話很好解釋:德行高貴的便授以高官,功績大的便賜與豐富的犒賞。原句出自《尚書·仲虺之誥》,在坐諸位都是倒背如流的。

而朱翊鈞再加了三十兩,毫無疑問已經是“厚賜”。某些電視劇裡天子打賞動不動就賞幾千乃至幾萬兩的,根基都分歧適史實,起碼必定分歧適有明一朝的史實。

申時行還冇來得及說話,吳兌已經立即介麵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