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新鄭新政(下)[第1頁/共5頁]
“嗬嗬,是本閣部著相了,多謝伯修提示。”申時行到底是宰輔重臣,並不籌算再說甚麼。
袁宗道淺笑道:“新鄭伯侄能有本日之勢,歸根結底不過新政二字,其既為新政,自是要改舊法。改舊法例必有人受創,受創雖苦,然不苦何故感同身受,何故曉得元輔厚德?是故,元輔何必擔憂新鄭新政?依門生之見,新鄭不出新政,或可保持本日威勢,一旦新政出台,便是其敗亡之始!”
來由有兩點:其一,他是二甲第一名。因為一甲的三鼎甲去處是明白的,都是直接留在翰林院,凡是一出來就會被安排事情做,以是三鼎甲很少來內閣觀政,因而二甲靠前的那些庶吉人們,就成了觀政的首選工具。袁宗道身為二甲第一,“分派”給申時行是合情公道的。
高拱當時在內閣為次輔,看了這奏疏臉都氣黑了,其他閣老們也天然冇有甚麼好神采。隻不太高拱脾氣固然不好,到底還是對峙“原則”的,這個原則就是——這類環境下還是要讓首輔先表態。
其間雖有歸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爭,但不敷以改正其流弊。而“異端思惟家”李贄針鋒相對提出“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成得而時勢前後論也”的觀點,也算振聾發聵,他和焦紘、徐渭等人,實際上成為公安派的先導。
這件事當時實在是有人嘲笑的,因為從嚴嵩以後再到徐階,內閣的閣權都可謂極重,完整碾壓六部,李春芳以內閣首輔之尊如此“自黑”,天然被人調侃為毫無威勢。
申時行非常不測,暗道:那你可真是有本領,既惡了我,還敢惡了高務實,這朝堂怕是不想呆了?
這道疏文罵得比“蓋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還狠,因為他疏文中罵道:“舉朝之士,皆婦人也!”
既然最有但願一改前後七子古民風勢的高務實懶得乾與,袁宗道的機遇天然就來了。(注:本書的側重點不在文學史,這裡就懶得闡發了。)
公安派是汗青上萬積年間以三袁兄弟為代表的文學流派,也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這一派主將另有翰林院編修曾可前、江盈科、陶望齡、黃輝等人。
不過那是後話,是先人的評價,在本年——萬曆十五年的時候,袁宗道的名聲纔是三兄弟當中最大的。不但因為他是三袁當中的長兄,並且也是兄弟當中的第一個進士。
李石麓就是前首輔李春芳,“自認老嫗”這件事本是因海瑞而起。當時海瑞在應天搞徐階,搞得幾近收不了場,因而高拱點頭,將海瑞調任南京。
袁宗道微微揚眉:“欲攻訐一文,則此文總需先成,不然從何攻訐?欲攻訐一人,總需此人先做其事,若無其事,則無其害,又從何攻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