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311章 狂瀾巨浪

第1311章 狂瀾巨浪[第2頁/共5頁]

“或謂:古有湯昌,亦有桀紂。我皇上固神文聖武,焉知後代子孫皆儘賢德?倘有一二不肖,薄賦另有可限,重稅難道虐民?”

固然如此,但起碼這一次實學派的團體表示要比此前連合很多,最起碼冇人跳出來明白表示反對。

如果大明朝廷每年硬生生的增加三百五十萬兩銀子的歲入,那意味著甚麼?幾近意味著連開藩禁這件事,都能夠臨時不消考慮了!而現在開藩禁不成能遽然停止,則意味著……

管賬的是如此,掌管各種庫房的也是一樣事理。並且申時行很清楚,大明朝的“庫管職員”本就很多——因為各地都建有各種堆棧,糧草、軍火、布帛、進獻、儀仗等等,不一而足。

感激書友“書友20191124105331057”、“嘉輝”、“書友20180208230738556”、“流光劍語”、“千古第一帝”、“塵*埃”、“心上人是我的人”、“曹麵子”、“嶽曉遙”、“熊貓小盼盼”的月票支撐,感謝!

這此中最讓申時行驚出一身盜汗的,就是彈劾高務實“謗君”。

感激書友“千古第一帝”、“霜之寶瓶”的打賞支撐,感謝!

不過心學派一方就分歧了,他們的表示更加連合——清一色的激烈反對。其用詞之狠惡已經幾近於罵街,疏文當中把高務實比作桑弘羊、蔡京等奸佞之流者,那是大有人在。

有人說:古時候既有商湯、周文姬昌如許的明君,也有夏桀、商紂如許的暴君。我皇上固然賢明神武到了頂點,但如何曉得皇上的後代子孫也是個個都像皇上如許完美呢?萬一如果有一兩個不肖子孫,則我朝軌製如果輕徭薄賦,那還影響不大,因為那不肖的天子也能華侈的財帛也另有所限度;可如果已經開端收了重稅,這不肖的天子豈不是拿著百姓的心血在華侈無度?那是虐民啊!

遵循明人風俗於“小當局”的思路,你這就是報酬的增加冗官,增加朝廷開支。換言之,就是變相的增加了百姓的承擔。

近似環境的記錄絕非零散散記,實在舉不堪舉,可見宋朝的稅負已經重到讓人連人倫大道都顧忌不得的境地了。實在彆說品德標準不了,連酷刑峻法都已停止不住。

注:兩朝的一貫都即是一兩銀子,但其一兩銀子的采辦力,在宋朝和在明朝並不對等,乃至在明朝的不應期間也有不小的出入參考萬曆管帳錄。隻是這就太龐大了,我要這麼寫的話估摸會寫成財務史,冇有需求。

如此庫管職員也要更加,這要形成多大的財務華侈?

但是題目在於,你假定誰家能夠會出不肖子孫都冇乾係,但你如何能假定天家呈現不肖子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