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334章 南察風波(六)

第1334章 南察風波(六)[第1頁/共5頁]

這件事產生後,如果有人見到董誥,劈麵尊稱他為“太師”,董誥必然會笑著推讓,說道:“賤姓不佳。”

當時,曹振鏞任職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董誥由文華殿大學士晉升為太子太師。

王錫爵這個竄改,申時行是讚美的,這也合適他此前所說“為天下正道立一豐碑,樹一旗號,莫要讓仁人誌士覺得心學將冇,欲投之而無門矣”的態度。

感激書友“仁弟”、“soviet2003”、“年久失修nn”、“o尚書令”、“天下無雲”的月票支撐,感謝!

這裡的“經濟”說的是“經世濟民”,恰是“大臣”所當為,而大臣“安閒”有度,本也是申時行的一貫做派,並且常常對身邊人說。

都城產生如此嚴峻的事件,動靜很快就傳來了。嘉慶天子收到動靜時,正在從熱河回到都城的路上,聽到都城產生劇變,一時之間慌了神,也不曉得都城到底是個甚麼環境了,頓時冇了主張,隨即向身邊的王公大臣扣問。

但是王錫爵的話也有事理,步步後退的確不可了,必必要停止住高務實現在這般咄咄逼人的勢頭。不然的話,他現在還冇入閣就已經無人可製,過些年入了閣還得了?當年高拱起複時那種閣僚反壓首輔的奇景,豈不又要再次呈現?

京察的成果不管是如何的,其終究定奪權都在天子手裡,莫非希冀皇上會挑選自斷一臂?想都不消想。

董誥是乾隆、嘉慶年間的朝廷重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因為自乾隆今後,保和殿大學士不再授人,是以文華殿大學士變成為究竟上的內閣首輔,是以董誥在當時的職位就不必多說了。

他們二人身為心學派的台柱子,在高務實屢立奇功的時候,當然要對自家派係內部的官員停止勸勉、安撫,以免他們被高務實刺激到,不然不管是妒忌過火而胡攪蠻纏,亦或者自愧不如而放棄鬥爭,都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王錫爵對於本身目前的這類“忍辱負重”是不滿的,起碼是分歧意的,隻不過本身畢竟是首輔,而他才新近入閣,不想表示得過於喧賓奪主罷了。

“然也!”王錫爵麵色沉肅非常:“昨日退一步,本日又退一步,明日再退一步……如此步步後退,退到何時纔是個頭?我意,唯有爭鋒相對、寸步不讓,方可使高家小兒知我心學有人,不虛他半分。如此,隻要此番不使他奸計得逞,來日他再想這般蠶食,便不得不考慮結果、三思而行了。”

韃清嘉慶年間,都城傳播著一幅春聯:“庸庸碌碌曹丞相,哭哭啼啼董太師。”平凡人一看,這春聯的大要意義,應當指的是《三國演義》裡的曹操和董卓。因為,曹操是東漢末年的丞相,而董卓也曾官至太師,都是赫赫馳名的人物,特彆在官方傳播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