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427章 挽狂瀾(上)

第1427章 挽狂瀾(上)[第1頁/共5頁]

不過,李成梁鎮遼前期,當年建功立業的大誌壯誌早已減退,遼兵的氣力也早已不是當年,要節製遼東局麵他已經力不從心了,以是纔有了他萬曆三十四年放棄六堡之防的行動。

群眾內部衝突嘛,還不算完整的敵我衝突,這屬於我站了上風、把握了實權便能夠偃旗息鼓的衝突。

“漢奸”這頂大高帽既然摘掉,高務實就以為李成梁在他疇昔的功績之下起碼罪不至死——高務實本身在政治上一貫不喜好搞斬儘撲滅,正如同當年他冇有對張居正斬儘撲滅一樣。

李成梁是否放縱了努爾哈赤?如果是,這類放縱是用心的還是偶然的?如果是,這些放縱對於努爾哈赤崛起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如果冇有這類放縱,是否能肯定努爾哈赤就不能崛起?等等等等,這些題目成為了高務實眼下俄然要想清楚的題目。

遼東有雄師十八萬擺佈,李家軍剩下的這不到三萬人真的能反了天去嗎?何況曹簠及高務實的宣大嫡派加在一塊兒也有將近三萬,李成梁如何能真正做到尾大不掉?

心學派開端為李成梁辯白之時,實學派方麵要求嚴懲李成梁的聲音正值高漲,很多中立派官員出於公私等各種百般的啟事,也大多插手打壓李成梁的呼聲當中。當然,也有站在心學派觀點一邊的。總之,朝廷又被兩種完整相反的聲音包夾。

以是綜上所述,高務實以為能夠得出如許的結論:李成梁和努爾哈赤乾係密切,對努爾哈赤的崛起起了無益感化。正因如此,厥後努爾哈赤叛明為患時,朝野都說李成梁“養虎自貽患”,直至後代也另有人罵李成梁是漢奸。

何況李家軍被李如鬆帶走了五千,此次又喪失了八千(實在並冇有完整喪失掉,但朝廷方麪包含高務實現在都按全軍淹冇計算了),當初號稱四萬仆人的李家軍現在隻剩兩萬七千擺佈在遼。

李如鬆以外呢?李家軍出身的將領固然浩繁,所任職務也不能說不首要,但不管在哪——即便是在遼東,也不敷以構成“尾大不掉”。

還要申明的是努爾哈赤封龍虎將軍時,李成梁已於三年前被劾離職,以是這事不能說是他的任務,當然,還不能不說這事和此前努爾哈赤的受封所打下的好根本有很大乾係。

六堡位於鴨綠江以西,連接建州女真,是防備女真的前哨,計謀職位非常首要,並且,顛末三十幾年開辟,“生聚日繁,至六萬四千餘戶”。

但高務實以為,即便他與李成梁現在並非一起,乃至還屬於政敵,但如“漢奸”如許的評價,仍未免有些過激。

至於每年賜與銀、緞作為誤殺他父、祖的賠償,就更不但是安撫、給麵子,更是經濟上的支撐。固然交出尼堪外蘭這事是邊塞將吏所為,一定是李成梁直接乾預,但和他三年前賜與敕書、馬匹的態度必然是有乾係的。特彆是銀、緞之賜更不會與他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