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4章 又是香皂(上)

第14章 又是香皂(上)[第1頁/共3頁]

總而言之,光從某一部分人身上找啟事、加罪名,實在都不全麵,歸根結底,高務實以為是明朝現行的政策已經完整掉隊、過期,隻要竄改政策才能夠較好的處理——但是這一點,高務實眼下必定是無能為力的。

這個彆例看似國度也是以贏利很多,起碼邊陲軍隊的糧食供應看起來獲得了很好的處理,但以高務實來看,鹽商們獲得的是實足的暴利,而國度的贏利相對就少了太多太多,實在談不上是公允買賣。

當然,作為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穿越者,他的創收斂財手腕必定不是打著高拱的名頭去納賄——這太低端,也太作死了,的確有辱穿越者的名頭嘛!

至於詳細到贏利斂財,作為當代人而言,能夠應用的手腕實在真的很多,隻不過有些東西甚麼時候推出,這需求按照本身的環境來決定。比方說,高務實曉得火器生長的幾個首要階段,也曉得明朝火器生長過程中的幾個比較關頭性的題目,乃至還大抵曉得某些火器的改進與改革應當從那邊動手,但是他現在必定不成能去做,啟事很簡樸——你一個八歲孩子搞這個,恐怕不但難以獲得支撐,搞不好還要被當搗蛋物,更糟的是很能夠就此落空了鞭策火器生長的機遇。以是說,好東西也必須在得當的機會才氣推出。

春秋,在目前來講,是他斂財大計的一個桎梏,這決定了他不能搞出過分於“高精尖”的產品。但是費事在於,簡樸的產品如果隻是有些創意,出產難度太低而又冇有把持效應加持的話,是很難賺大錢的,因為很快就會被仿照。一旦有氣力更薄弱的販子或者商幫看上這個買賣,強勢參與之下,他這個長江前浪就隻好被拍死在沙岸上了。

他決定遵循本身此前幾年定下的打算漸漸行事。

張家是蒲州钜富,天然也就是晉商的一員。高務實對明末晉商是非常警戒的,因為汗青上他們實際上成了賣國貿易個人——以是清軍篡奪天下後,他們中的幾大代表成了所謂的皇商。

以高務實這個“厥後人”的觀點,他並不特彆反對把持,因為按照汗青經向來看,“國度把持本錢主義”是一種使國度敏捷強大的好門路,固然也有如許那樣的小弊端,但直到他穿越為止,也冇親目睹過甚麼冇有弊端的路。是以,某種程度、某種體例的把持,高務實是能夠接管乃至還樂意推行的。

當年他好歹也是主持過一鎮政務的人……呃,一個鎮的格式小是小了點,但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哪怕隻是一個鎮的政務,在當代社會的那種大前提下,也足以觸及到方方麵麵了。畢竟不管是農業、產業亦或是各種百般第三財產的生長,另有各個部分、各個企業以及各村之間乾係的調和等等,都是需求他來安排、措置乃至催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