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513章 預先定策

第1513章 預先定策[第1頁/共5頁]

劉馨道:“願聞高論。”

高務實哈哈一笑:“一說到軍事你就明白了?”

秀吉不是不曉得這個題目,他能夠也想多拔擢一些親藩和譜代大名來拱衛豐臣家,但是我之前也已經提到過,豐臣家本來就人丁希少,底子送不出去幾個,並且彆人的領地多數安堵了。

劉馨偏著頭問道:“那你如何解釋豐臣秀吉的勝利?”

“我冇說有了秀次就必然能贏,我說的是冇有秀次必然會輸。”

“寧波在中國海事範疇都有著極其首要的職位,特彆是在明日陸地乾係方麵,從宋朝的時候寧波就是主導中日貿易的關頭港口。

“因為在他的認知內裡,寧波耐久以來都是中國的首要貿易港口(特彆是對日貿易),以是他以為坐鎮寧波便能夠掌控大明的貿易,繼而掌控財產,終究掌控天下——就像他在日本時所做的一樣。”

成果導致甚麼?導致最後秀吉想出來給本身人混軍功、混封地的體例,就是去打朝鮮——這個餿主張導致的成果是顯而易見的:那是有仆人的狗,你豐臣秀吉如何能隨便亂打呢?

其三,豐臣秀吉身後,如果冇有秀次在,則德川家康必將崛起,而西軍打不過他。”

同時,在山中長俊對本身的作品停止補充訂正的最後幾年,秀吉已死,以是我小我以為山中對於秀吉的記錄是相對可托和客觀的。是以我以為‘秀吉曾打算將大本營挪動至寧波’這一傳聞也是根基可托的。”

“豐臣秀吉對於征服大明以後的籌算。”高務實俄然忍不住哈哈一笑,道:“他以為攻取大明以後,能夠讓天皇呆在北京,他本身……你猜他籌算呆在哪?”

“你說的這些我以為都是,並且除此以外恐怕另有啟事。”高務實說是說另有啟事,但看起來本身也冇完整清算清楚,漸漸沉吟著道:“我轉頭想想,豐臣秀吉這一輩子固然也算很傳奇了,但他平生中起碼有三大敗筆。”

在這副輿圖上,不管是從細川氏節製的堺港(鄰近大阪)還是大內家的博多港(後代福岡境內)解纜,當時的大明三大港:廣州、福州、寧波當中,寧波港都是比來的。”

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了大明朝廷在五年後拔除福建、浙江市舶司,僅留廣東市舶司一處,自此大明與日本的貿易路子斷絕,從而倭寇滋長,也為厥後的‘東南倭禍’埋下了伏筆。

“嗯,好題目。”高務實苦笑道:“站在國度層麵來看,賜死秀次必定是大大的敗筆,但作為一個‘人’來講,這究竟在也不能完整怪秀吉。但凡是小我,誰都有私心,何況秀吉當時年紀也大了,我們誰能包管本身在秀吉的位置上,就能忍住私心不讓本身親兒子擔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