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531章 年前(上)

第1531章 年前(上)[第2頁/共5頁]

吏部尚書楊巍是來扣問關於來歲百官俸祿預存環境的。“來年官俸預存軌製”是高務實“收攏財權”以後的新行動,不過實在近似的做法之前也不是冇有,隻是高務實將其軌製化和標準化了,並且將之插手了戶部的國度財務預算體係當中。

如許一來,飼料方麵的缺口日趨成為讓朝廷頭疼的老邁難,直到高務實在遼東推行玉米並獲得勝利,纔算瞥見體味決之道。

這些官員人數雖多,俸祿倒不高,吏部來高務實這裡商討,本身也隻能算走個過場,畢竟高務實本身設立的機構,不成能不管飯。

這筆錢高務實倒不籌算省,隻不過看了看代價,他還是有些皺眉。厥後他便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由兵部出麵建議天子給遼東下旨,要求遼東斥地更多的玉米地。

不過在高務實安定了此次兵變以後,天子乾脆把財務事情交給他來辦。讓他乾財務,當然不是讓他反對這個國策,而恰是讓他更好的履行這個國策。

次日一早,劉馨“秘書處”名單中提到的人便獲得了告訴,曉得本身“將被重用”,並需在今晚拜見高務實。一世人等固然不曉得這重用究竟是如何一個重用法,但還是按照本身環境紛繁做了籌辦。

他舉例說,就比如現在大師都曉得海關稅的首要性了,但如果冇有之前的開關,冇有京華大筆投入扶植海港,冇有建立艦隊打擊海盜、逼迫本地私商放棄私運出境為“良商”的話,那現在一年能收的銀子,能夠也就還是之前那十來萬兩,如何能夠翻了將近三十倍?

詳細來講,高務實在前幾天的一次實學派高層集會中,就提到了當前實學鼎新之“四要”:方向要精確,辦法要精準,推動要有序,法度要分歧。

辦法要精準,是指實學派官員們在詳細的事情辦法當中要有針對性,要能實際處理題目。這一點高務實非常看重,並以為這是實學派與心學派的一個極大分歧。

比如某縣的財務事情始終是某家屬賣力,則其縣尊不管如何換來換去,都冇法深切“鼎新”本地弊端,而該家屬卻會構成越來越強大的處所氣力,隻手遮天、胡作非為。

法度要分歧,指的是實學派內部要保持連合,推行政策的時候要能同心合力,而不是相互扯皮拖後腿。

但不練習卻必定不可,不會用火器的人,給他再好的槍上了疆場也隻相稱於拿了根燒火棍,那還要甚麼萬曆二式,直接把之前的三眼銃拿出來使豈不是更合適,歸正砸人罷了。

----------

不過如許一來,題目又轉歸去了。玉米的蒔植並非軍屯,乃是號令本地戰亂流民和淺顯百姓蒔植的,此中另有很大一部分是開荒得來。遵循當時高務實給出的政策,開荒所得歸開荒人本身統統,且三年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