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726章 戰後波瀾(廿一)元輔高見

第1726章 戰後波瀾(廿一)元輔高見[第1頁/共5頁]

臣等幾次覈驗,覺得琉球國尚寧及寧波吳遜所言俱不虛,倭寇確有跳梁逞狂之心,不成不防。茲事體大,臣等不敢滯留,以六百裡急遞敏捷呈報,請兵部與內閣速送陛下裁奪。”

感激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撐,感謝!

合法此時,“嘩”的一聲,卻見底下一份蓋著火漆封印的六百裡快騎急函映入了他的視線。宋應昌麵色一緊,凝神擱動手中托著的茶盞,抓過那急函拆開來看,頓時一下怔了一怔:《巡撫浙江等到處所兼提督軍務臣杜化中題奏琉球國來報倭國異動等事》。

“陛下神文聖武,威震萬裡,臣等愛護。”申時行等內閣輔臣一聽,倉猝起家賀道。

聽到朱翊鈞當即便決定將把漢那吉來京所率人數之事交給高務實,周詠不由吃了一驚:順義王固然虔誠,但此番畢竟是外藩來京,更何況他麾下還是蒙古鐵騎,萬一如果出點甚麼事,誰擔待得起?這麼大的事,皇上竟然直接交給大司徒一言而決?

這話宋應昌明顯不能直說,便藉機先給琉球找了個來由,萬一將來心學派要抓小辮子,因為天子這裡已經先入為主,也就不會在乎了。

萬曆二十年的八月,時已初秋,但氣候卻還是非常熾烈。這些年氣候非常,夏熱冬寒頗勝往昔,水旱蝗災此起彼伏。若非朝廷現在府庫略有紅利,戶部每年分外留出了三十多萬兩的賑災專項資金,恐怕北方早已流民四起。對於這一點,即便是心學派官員也不能跟著誇高司徒兩句。

他劈麵兩側的幾子上彆離坐著內閣首輔申時行,次輔許國,群輔吳兌等人。麵前的水墨色大理石地板上,卻跪著朝鮮使臣柳夢鼎。

“此事朕內心稀有。”朱翊鈞擺了擺手:“大寧或者說察哈爾三城駐軍之事乃是長遠之計,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遼東既然能夠麵對戰役,這從遼東調兵之時天然需求再議。”

宋應昌倉猝跪在門邊,和周詠一道接了旨,不敢稍事逗留,跟在那名內侍前麵,出了堂院,在門口等著坐轎。趁著這個空當,宋應昌將手中杜化中的六百裡快騎加急報告遞給了周詠。

“……剋日,據琉球國尚寧遣使來報:經敝國商賈察知,倭國諸酋數月來廣購木料、火藥、鐵料等物,並在各港與南蠻紅夷幾次聯絡,購有火銃、槍炮等甚多軍器。軍港當中大造兵艦,據言倭人覆鐵其上,以避火矢鐵彈……

至於浙江巡撫杜化中,他也是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高拱弟子,與宋應昌乃是同年兼同門,其說給兵部的話必定是細心查對過的。

周詠內心一格登,卻不敢答話,隻是垂著頭默不出聲。宋應昌看不下去,在他身側偏後跪下道:“恐是琉球見茲事體大,怕福建多山道難,耽擱軍機,故以海船急送至浙江以省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