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727章 戰後波瀾(廿二)朝日海戰

第1727章 戰後波瀾(廿二)朝日海戰[第1頁/共5頁]

“這卻不好說。”申時行撇了撇嘴,道:“此事說到底實在要看高日新如何想。”

申時行麵色陰霾地點了點頭,但很快又展顏道:“不過也無妨,現在但是又有一樁大費事事等著他呢……”

申時行早猜到他會來,聞言毫不料外,答道:“無他,認輸罷了。”

當然,天子一定會難堪,難堪的是大臣本人。辭疏這東西,常常更多的是表達本身的高潔,是以天子的批覆說得越是冠冕堂皇就越好,大臣就越有麵子。那麼反之,天子要隻是隨口說了一句“不可”就冇了下文,大臣當然就很難堪了,畢竟這顯得本身冇甚麼代價啊。

這個事理很好懂,比如高務實每次請辭,大多都能獲得天子“感情、語境”非常激烈的挽留,是以朝臣都曉得高務實聖眷無雙——比如你本來隻是“破事水”,人家天子陛下竟然也極其當真地答覆你每一句話,還信誓旦旦地說冇有你在朝中,朕整小我就茶飯不思夜不能寐了……啊這,這當然表示天子對你非常正視啦。

現在的題目出在他此次請辭的做法是麵呈辭疏。遵循以平常例而言,大臣請辭多是以“上疏”為主,是要走流程的,也就是要顛末通政司。

某種程度上而言,這的確是許國的為人辦事題目,特彆是當他身為實學派一員而實學派中又有高務實這麼一個特彆會做人的實際黨魁存在時,許國這類優勢就會被進一步放大。這也恰是許國固然身為次輔,但絕大多數實學派官員還是憑藉高務實而不是他的啟事地點。

王錫爵多麼聰明人,一聽申時行這話立即明白過來,恍然道:“是了,高日新如果情願接管許潁陽,皇上不懂就不算大事——他高日新還怕壓服不了皇上?

王錫爵表示附和:“元輔高見。”

而如果他不肯接管許潁陽,那也恰好。到時候在皇上麵前略微進言幾句,本來就對許潁陽此次行動必定不滿的皇上,天然會挑選順水推舟,找個機遇讓許潁陽回歙縣養老。”

大明朝的通政司按軌製而言是有嚴格的保密法度的,但是這些規定究竟上底子不起任何感化。這個機構一貫是個大漏勺,幾近不管甚麼動靜——並且特彆是首要動靜,凡是走了通政司以後,必然搞得“舉朝皆知”,以是通政司完整走上了軌製的背麵。

並且,伐元之戰如此龐大的功績,實在高務實也不成能獨享,天子的賢明帶領、內閣的悉心襄讚,那必定都是大功一件。總之,凡是身居高務實之上者,在此次大戰之功裡都必然能分潤一些。

朱翊鈞沉默了一下,向陳矩表示一眼,陳矩立即上前從許國手中接過辭疏,快步送至天子麵前,雙手捧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