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 戰後波瀾(廿六)侯爺請留步[第1頁/共5頁]
建國初期以後,除英宗複辟以外,第一個以文臣之身而冊封的侯爺就此出世:南寧候高務實正式受封!
申時行非常忿忿不平,但卻不敢久與天子對視,隻能立即垂下首來,思路百轉卻一籌莫展。就在此時,他俄然聞聲背後傳來王錫爵悄悄一咳的聲音。申時行驀地警省,此時統統人都在等著他表態,他焉能遲遲不語?
可惜,再如何硬氣的文臣,在十幾萬雄師的喝彩中也毫不敢說半個“不”字,何況這些人還都是站在天子同一個態度上的。在這類環境下,就算楊貴妃當年也隻能去死,何況他們這些人誰有楊貴妃那般的恩寵聖眷?
申時行本來覺得天子隻是想建立權威,讓蒙前人今後完整熟諳到天命以變,全在大明,此後必須規端方矩、老誠懇實儘忠於大明罷了。
但是此時他卻恍然大悟,天子這一手起碼是一箭雙鵰,除了前麵這一條以外,另有更首要的一條。那就是當他當衆宣佈對高務實的文臣冊封之賞後,哪個文官敢當著蒙前人的麵反對天子的聖旨?
眾臣大吃一驚,這怒濤般的聲音竟然是從點將台比來處的錦衣衛開端喊起,然後傳導普通的引收回產扶植兵團跟著喊,最後是不遠處的禁衛軍,乃至於蒙古二部馬隊,終究演變成十幾萬雄師全數大聲喝彩。
再次,在武臣勳貴們由班首重臣領頭,另兩大國公立即附議,其他勳貴一個不落全都表示完整同意的環境下,天子意味深長地說了那句“各位愛卿公然與朕同心”。
申時行的聲音實在有些衰弱,隻要離點將台比來處的閣部、部堂等高官才聽得清他的話,但隻要聽到他的話,統統人都長出了一口濁氣。這些感喟的聲音各不不異,有些是放下心來,有些是忿忿不平,有些是欣然若失,有些是……一言難儘。
朱翊鈞也不曉得高務實賣甚麼關子,心中暗道:莫非我此次設想冇有完整向務實明言,乃至於讓他有了甚麼曲解?
因為,韓國公李善長是建國冊封當中的文官之首,同時也是文臣冊封這一類在大明朝極其少見、僅止於建國前期的慣例之一。文臣冊封最大的長處,便是即便冊封也仍然能夠在朝中擔負文官,實際上便能以勳貴身份而宰執天下,絕非武臣冊封那般要被限定在五軍都督府這個淨水衙門裡吃乾飯!
很多文官心中痛罵:你們這群丘八懂個屁,跟著亂喊甚麼聖明!
“臣附議!”朱應楨與張元功急不成耐地趕緊跟進一步,好像有過無數次排練普通齊齊拜倒,連口裡說的話都非常同步:“高司徒封侯不但是天下之望,更是陛下對群臣殷殷之盼,臣等皆覺得大善!”
但是,固然有一百萬個不甘心,但眼下想要說出“臣反對”這三個字卻實在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