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0章 援朝抗倭(卅六)陸守海攻[第4頁/共5頁]
高橋統增倒是光棍一場,直接道:“想必小早川殿下已有破敵之策,還請固然叮嚀。”
權栗聽聞高敬命前來,倉猝出帳驅逐。而高敬命見權栗親身出迎,不免有些受寵若驚,趕緊道:“早已被罷官奪職之人,何勞節製使親身驅逐?千萬當不得,千萬當不得。”
權栗思考半晌,以為此計可行,遂點頭表示承認,而高敬命天然不甘人後,也表示願與郭嶸同往。
實在朝鮮自建國以後一向大力倡導儒學,以為佛教乃欺世盜名之徒,耐久予以打壓架空,但現在國難當頭,朝廷大赦天下,也一改對佛教的態度。投奔公眾趨之若鶩,各地寺院深感當為國難著力,庇護百姓,部分僧侶便率先募集僧兵。
如西山大師休靜在順安法興寺募得僧兵一千五百名;大弟子惟政和尚在杵城乾鳳寺募得僧兵七百;二弟子處英在全羅道募得僧兵一千;三弟子靈圭在公州甲寺募得僧兵七百等等。
小早川隆景大聲讚譽,因而便於次日調劑擺設,集合儘力先破其軟肋,再將孤軍合圍。又命令築紫廣門,將大半鐵炮手集合於郭嶸方向尋求衝破。
正在打擊梨峙及熊峙的日軍聽聞錦山遭襲,紛繁撤出疆場,快速回救錦山。在與小早川隆景彙合後,日軍醫傷休整,於次日再度進軍。此次小早川第六軍全軍出動,欲一股作氣攻陷全羅道。
全羅道梭巡使李洸為利誘日軍,使其不敢輕進全州,便在必經之路遍及火把旗號,令十幾隊輕騎於山間飛奔,故作疑兵。
趙憲麵色稍霽,又道:“倭寇夙來高傲,見我義兵必不覺得意,隻要能誘敵一部出城予以全殲,再壯以陣容,倭寇必驚懼發急,士氣崩亂,即便持無益器也難有功效,此時我軍再攻清州,敵必難以抵抗。”
靈圭也曉得官軍在各條戰線都表示不佳,既然趙憲已經勉為其難應允官軍插手,即便隻是讓他們打打順風仗,也算可貴的給麵子了,是以也不辯論,隻是應允下來再說。
高敬命打斷道:“將軍多慮了,倘若國度滅亡,續存血脈有何意義?我父子三人已決意與國度同存亡、共磨難,還望將軍成全。”權栗寂然起敬,感佩非常,趕緊請三人入帳議事。
小早川隆景軍剛經苦戰,又聽聞朝鮮權栗已擊敗高橋統增,目前已經率軍追來,因此見此疑兵不敢輕舉妄動,為穩妥起見,他命令返回錦山。
靈圭答覆道:“公言極是,不太小僧覺得倭甲士數雖少,畢竟仍恃火器之利,我軍衣甲薄弱,加上清州城大,若毫無章法冒然攻打清州城,或反倒黴我軍而徒添傷亡。小僧發起,能夠結合官軍,設下誘敵圍殲之計,如此或許較為安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