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800章 平倭(十四)再圍晉州

第1800章 平倭(十四)再圍晉州[第2頁/共5頁]

周詠奏答:“皇上所言極是,倭寇請降,我軍則能兵不血刃光複朝鮮全境,立下不世之功,而我軍窘境自解。朝鮮也將對皇上戴德戴德,倭國也必今後臣服。

朱翊鈞輕哼一聲,道:“朕行冊封是為彰顯天子聖恩,不準求貢是朕對其膩煩不齒,若非日本被太祖天子列為不征之國,朕恨不得千帆浮海,踏常日本纔好。”

----------

高務實當時據理力圖,表示這些辦法不是因為貪婪,而是不如此則不敷以保衛朝鮮,此舉本質上是對朝鮮供應軍事庇護,而大明不成能也不該該花本國老百姓的錢去庇護彆國,是以朝鮮支出一些本錢是理所當然。

不過即便如此,這件事當時也冇談妥,天子一邊感覺大明是天下共主,為了一點糧食礦產摳摳搜搜顯得冇有風格,一邊本身實在也不是個在財務上多麼風雅的人,要本身貼錢幫朝鮮保衛國土,實在又很不劃算。是以天子當時便把事情擱置了下來。

吳兌對於經濟的瞭解當然冇有高務實那麼透辟,目光也範圍於大明海內,是以他簡樸計算一下就感覺毒手之極,因為普通來講糧食供應恐怕會有一個龐大的缺口。

周詠此時髦不知吳兌究竟是主戰還是主和,不敢隨便作答,便道:“閣老思慮全麵,事事為江山社稷著想,實是老成慎重,隻是倭寇殘暴狡猾,此次未絕,隻怕來日再犯……不過現在的確大災突發,朝廷也有困難,不知閣老籌算如何?”一手太極,球又踢回給了吳兌。

吳兌現在隻擔憂財務題目,立即道:“此事自該如此,自伐元勝利以來,我九邊各部均需做出呼應調劑,以應對西北方向的威脅,支撐察哈爾地區的各衛重設打算。現在諸事龐大,朝廷各處都要費錢,轉移丁口民戶也另有一係列題目,此時還在各處抽調兵力就更加叫人難以施為了。”

但申時行現在冇胡想那麼多,他主戰的動議天然冇那麼簡樸,恰是現在中原再發水患,他才更想保持戰役,因為戰役首要任務在兵部,賑災首要任務在戶部,兩方都是財務無底洞,隻要一個都不肯放棄,那麼實際上的終究壓力就都會由實學派接受。

隻不過,民氣方麵的壓力固然小了,但是財務的壓力卻變得更大,因為原打算的遷徙是從北直隸遷徙,路途較近,途中和趕赴以後的糧食供應比較便利,耗損也小一些。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申時行反而站在了高務實之前的主張上,同意宋應昌此時的定見,這就有些奇特了。

碧蹄館一戰,李如鬆神勇無敵,使倭寇更知即便以眾擊寡亦不能勝,宋應昌火燒龍山糧倉,倭寇糧儘,隻得儘退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