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4章 平倭(十八)善後[第1頁/共5頁]
----------
彆的大臣說斬首,那或許隻是打單,平常可貴成真,但高務實是甚麼身份、甚麼職位、甚麼經曆,手底下怕不是數以十萬計的人頭成了他的功勞?
時至次月,給事中祿中立上疏《論罷太和山織造疏》抨擊朱翊鈞冷視災荒,應停止太和山織造,省下經費救災。朱翊鈞不該,持續征收太和山香稅及行織造以供天子私用及宮廷祭奠頒賞之用。
與此同時,還當對哀鴻醫療疾疫、贖還後代、埋葬骸骨,撫平災痛;最後則是剿平盜匪、流民複業、勸課農桑、散盜禁訟、渾厚民風,如此災情可平。”
隨後高務實便令佈政司分各府州縣正官,親曆村落檢查貧戶,貧分三等,唱名分給。高務實本身也遊遍曆州村落,慰勞哀鴻考查民情。
但是畢竟是大災期間,穀物不免因稀缺而價高,本來各州縣所設常平倉,早前很多年便因吏治式微而垂垂無用,高務實就任戶部尚書以後便令重修各地常平倉及義倉均衡穀價,此次再遇災荒,他便先發義倉,義倉不敷再發常平,以此不必全數依靠向朝廷求賑。
以往他們一受大災便與貧農無異,另有一類學子尚無功名,家道寒苦,此二類人一樣不成忽視。特彆受災宗室後輩,本閣部大略算過,本省約有一萬四千六百餘位,這些人彆無所長,固然宗室後輩現在也可考取功名了,但因為以往讀書不求甚解,現在考取者也少,還是需求分外施助。”
黃淮水患發作後,因為河南一帶一向救災有力,乃至大水去後饑民各處。處所官府效力低下,辦法慌亂,導致萬曆二十一年春生出饑荒,牲口無存,盜匪四起,連綿千裡之地樹皮草根儘絕,乃至人竟相食,賈人肉於市,河南一省在朝廷公文當中的表述裡已如人間天國。河南巡撫張一元是以持續上疏,要求朝廷調派大員兼顧幾省救災。
高務實及巡撫、藩臬則遍巡各地辦公,扣問痛苦,督查官吏,日行數百裡,每至一處必先親食粥廠查驗,各地官吏忙問道:“閣部日夜勞累,巡查各地,怎能僅食粥充饑?”
高務實則冇管這些,一到開封便調集巡撫及藩臬各司,道:“諸位,救災一事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聚之則百姓轉為白骨,散之則溝壑起於春台。
如許的實在救災的確獲得了傑出的結果,比方郭家村有窮戶劉一鶤受災抱病,叮囑其妻道:“我已經冇多少日子可活,你另有些力量,如果念著伉儷一場,就彆待在這一起餓死,早早出去找活路!”說罷,劉一鶤便使儘殘剩力量強趕其妻。
本閣部與撫軍等亦會嚴查,以拾遺來監督考覈。此前朝廷已經將一省大惡钜貪悉數繩之以法。前車之鑒不遠,如若而後在救災當中仍有官員藉機貪腐,或辦事不力,一經查實——皇上說了,許本閣部先斬後奏,望諸位莫要自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