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4章 平倭(十八)善後[第2頁/共5頁]
彆的大臣說斬首,那或許隻是打單,平常可貴成真,但高務實是甚麼身份、甚麼職位、甚麼經曆,手底下怕不是數以十萬計的人頭成了他的功勞?
朕雖居深宮當中,念切恫瘝,不遑寢處,曾經屢旨蠲賑,不知有司是否推行?小民有無沾惠?況值此公私交拙之時,不知各該處所除內帑、漕糧或留或發以外,彆有搶救便宜措處方略否?其各處礦徒劫盜嘯聚成群,又不知安插歸農防備備否?
高務實不覺得意,答道:“儘食粥廠有三利,一則有司不必尋我蹤跡供膳,華侈公款。二則可鼓勵有司及施粥者不敢怠慢違誤。三則本閣部不避勞苦與民同食,可使民氣集合,也可使奮發同僚,極力賑救。”
河南巡撫張一元也對世人道:“此前本撫已與閣部商定,若設粥廠於城郭則遊手之人多,倒黴救濟。設於村落,城中哀鴻也難以到達。聚在一起輕易傳染疫病,分離則道裡適中。故此次救災,宜每城設廠十一,每鄉設廠十九,較為安妥。”
煮粥務必至熟,不得摻水,也不得有肮臟,更不得利用壞糧。食粥者不得攜粥他往,供粥者不得私行減淺,違者各自報來我處,一一嚴懲。”眾官倉猝記錄。
高務實來河南時已調撥國庫三十萬兩庫平銀,又帶了五十萬兩明聯儲紙鈔,並留漕糧十萬擔用於施助。因而佈告各地廢除高價賣米禁令,以堆積商品米便於官府把持。但時候一長以後也垂垂不敷。
集會以後,高務實與佈政使商討道:“每逢大災,定有部分哀鴻因不肯接管粥賑,便賜與散銀。各州縣主官當集裡長立下保約,極貧、次貧賜與明聯儲小額紙鈔,極貧戶發銀一兩,次貧戶發銀五錢,各正官需下鄉親發,先公示日期,以免哀鴻馳驅等待。
其各該撫按官亦隻知請賑、請蠲,姑了目前之事,不知汰一苛吏、革一弊法、痛裁冗費、務省虛文乃永久便民之本。如此高低相蒙,變成大亂,朕甚憂之。”
張一元笑道:“閣部真是洞悉人道,如此河南大幸。”
因而高務實立即趕至河南,考慮到目前為止收到的動靜都是河南災情最重,高務實便以河南為駐地展開救災賑災。高閣老再任經略,倒是回籍賑災,河南處所官員從上到下都極其嚴峻,深怕觸怒動了鄉梓之情的高務實,連界迎都不敢亂搞,以示大師都在忙於救災,隻在開封城外相候。
如許的實在救災的確獲得了傑出的結果,比方郭家村有窮戶劉一鶤受災抱病,叮囑其妻道:“我已經冇多少日子可活,你另有些力量,如果念著伉儷一場,就彆待在這一起餓死,早早出去找活路!”說罷,劉一鶤便使儘殘剩力量強趕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