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805章 平倭(十九)治標治本

第1805章 平倭(十九)治標治本[第1頁/共5頁]

實在明初之時,朝廷曾各處設立惠民藥局,統轄管束醫藥行業標準,凡有力求醫問藥之人便能經惠民藥局獲得救治。可惜跟著好處之爭日多,以及朝政日趨敗北,惠民藥局也不再由朝廷補助。

高務實鬆了口氣,可貴展顏淺笑起來,道:“很好,再傳我令,各地官府要嚴加查對,糧商也不得虛報分量,不得桿秤作假,不得拉攏官民。”

願輸賑者,或銀或粟,立冊彙報。出粟者送至粥廠,出銀者即在本家分給,不準與官帑混用。官無介入,民免蒲伏,照冊稽查,視所捐多寡論功行賞:

優者授以匾額冠帶,免其徭役;極優者核選十戶,再賞本閣部親筆書丹,覺得嘉獎;最優者核選三戶,本閣部將奏其名於聖上,請禦筆書丹嘉獎。司粥廠者同賞格。”

而在引商販糧的事情推動中,因為之前已經打消高價賣米禁令,周邊各省各地糧商也開端紛至遝來,糧船糧車連綿達五十餘裡,而糧價反而是以日減,高務實擔憂的通貨收縮消弭於無形。

作為一個災情極多的國度,大明總結出的有效救荒辦法實在根基就三條:一是減免賦稅,能夠直接減免或者改征、緩征等,如許直接減輕了農夫的壓力;二是讓富民來出錢賑災,他們會獲得當局的表揚,以此獲得更大的權力與名譽;三是直接用錢或者糧食等來施助哀鴻,這也是最直接有效的體例。

高務實此次便與張一元商討:“我欲重振惠民藥局,共同各地慈悲藥局醫治疫病,當然包含京華醫藥所屬醫館、藥鋪在內。

與此同時,又拜托張守仁、楊濟時及一體堂宅仁醫會等善選良醫並各自帶領,大縣遴派二十餘人,小縣遴派十餘人,凡遇抱病之人便對症施藥,稀有萬餘哀鴻救治傑出。

彆的,我以為河南應當從省庫內撥款,選地重修,同時也向各地采辦藥材,選良醫入局。哦對了,撫軍你自客歲十月到任後,可曾曉得本地名醫有哪些?”

萬事俱備,高務實及張一元便當用已重修後的惠民藥局及慈悲藥局救濟哀鴻,按照藥方配置藥材,發往各地。

但是在高務實看來,這三條實在都隻是在兜底,也就是說儘量包管哀鴻不餓死,除此以外那就對不住了,我們不管——因為底子就冇有才氣管。

換句話說,錢還是要砸,但同時還需求糧食,而這兩項現在都不敷。

張一元歡樂道:“早有所聞楊太醫精於鍼灸,講究脈證合參,審證求因,針藥調攝之法極其出眾,所謂名師出高徒,想來貴門弟子定也如此。”

有人接話道:“可不但是如此,高南寧在廣西時,凡是有朱門權貴害民之事,但都是明察秋毫,按律定罪。百姓能放心耕耘,稻糧豐盈。厥後又為廣西建了好些財產,現在我們市道上買到的白糖、紅糖、黑糖、飴糖等等,大半都是廣西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