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267章 俺答封貢(九)

第267章 俺答封貢(九)[第1頁/共3頁]

但是高務實仍然感覺本身必須親身去一趟邊疆,不是為了通貢本身,而隻是為了在接下來的俺答封貢事件中刻下本身的大名。

誰曉得不測年年有,本年特彆多。太子讀書就讀書吧,俄然多了一條“觀政”軌製,每天都有一份奏章和該奏章的內閣票擬需求呈送給太子閱覽,固然名義上太子隻是“觀政學習”,可他又不是死人,看了以後既然要“學習”,就必定得說話,而天子對太子的學業又一向特彆體貼,對於太子“觀政”後的評價也很正視,因而就導致了太子固然不“參政”,但實際上對政務有了必然的影響。

倒不是說親情就不講了,而是正因為要講親情,以是好處範圍纔要早些談好,如許纔不會搞到最後傷了豪情——親兄弟明算賬這句老話,不是冇有事理的。

在高拱看來,高務實此去,不管是主導還是指導,其終究的目標都是一樣:促使俺答提出通貢。

真是諷刺。

眼下他的重心固然朝宦海傾斜,但三慎園方麵早已經出產了出了一批製造蜂窩煤所用的腳踏式模具以及配套利用的煤爐,隻是因為比來高務實的資金傾斜到了其他方麵,導致三慎園那邊的煤礦迄今還隻是試開采,產能有限,以是臨時冇有投入京都會場。但不管如何說,蜂窩煤這一塊的籌辦事情已經根基到位,隻差最後的資金投入,把煤礦出產範圍擴大就算完事。至於銷路,高務實是毫不擔憂的,蜂窩煤的燃燒效能遠超木料和老式煤球,有京師這個龐大的市場就已經很嚇人了,更彆說他還能夠想體例供應給邊軍——這玩意比燒柴劃算,窮得叮噹響的邊軍必定不會回絕。

“禦貢”、“國色”兩大“紫禁城特供版”當然是概不過售的,臨時不提。“國士”和“天香”作為前兩大特供版的精裝版,每塊售價一兩。早前兩個月一向是“國士”賣得更好,而厥後這三四個月,“天香”的銷量俄然發作,目前已經達到“國士”的三倍不足,兩類香皂給高務實帶來的毛利高達近七萬兩白銀,這還是去掉了勳貴分紅部分的——朱希忠兄弟和張溶為安在禦前集會上力挺高務實?錢能通神啊。

想想看,高務實重新鄭跟著高拱來京,迄今也就半年多一點,但是他乾出的事情可不小:

但高務實曉得,實在俺答提出通貢這件事,底子不需求本身去,因為汗青上他就是這麼做的——他這三十年來朝思暮想的就是和大明通貢,戰役反而纔是他逼不得已的手腕。

他對本身眼下的環境很體味,或者說從一開端他籌算靠近太子的時候,他就曉得本身會晤臨甚麼局麵:木秀於林。

木秀於林這個詞,高務實已經在政商兩道全麵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