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俺答封貢(九)[第2頁/共3頁]
但是高務實仍然感覺本身必須親身去一趟邊疆,不是為了通貢本身,而隻是為了在接下來的俺答封貢事件中刻下本身的大名。
如何辦?等風摧之麼?
想想看,高務實重新鄭跟著高拱來京,迄今也就半年多一點,但是他乾出的事情可不小:
隻要接下去的俺答封貢勝利推動,高務實因為先發上風以及和把漢那吉的乾係,其在宣府、大同、山西三鎮馬市必然能具有最大的份額,那根基上就是坐等數錢的節拍了。當然,這裡頭另有一點小費事,就是馬市一開,山西販子必定大肆進入,而王崇古、張四維、馬自強三家聯盟必定也不會放過,到時候本身和大舅那邊必定要停止一場構和來分彆好處圈。
但是讓人千萬冇想到的是,因為天子的一時心血來潮,搞出“太子玩伴”事件,繼而生長到需求物色一名太子伴讀——果不其然,這個桂冠被高務實摘走了。
他不會因為大舅此前給過本身起步支撐就平白無端放棄近在天涯的好處,張四維也一樣不會因為高務實是本身的外甥就命令自家做買賣要避開高務實的運營——因為他們所代表的都不但僅是他們小我,他們麾下都有一大幫子人靠他們用飯呀!
眼下他的重心固然朝宦海傾斜,但三慎園方麵早已經出產了出了一批製造蜂窩煤所用的腳踏式模具以及配套利用的煤爐,隻是因為比來高務實的資金傾斜到了其他方麵,導致三慎園那邊的煤礦迄今還隻是試開采,產能有限,以是臨時冇有投入京都會場。但不管如何說,蜂窩煤這一塊的籌辦事情已經根基到位,隻差最後的資金投入,把煤礦出產範圍擴大就算完事。至於銷路,高務實是毫不擔憂的,蜂窩煤的燃燒效能遠超木料和老式煤球,有京師這個龐大的市場就已經很嚇人了,更彆說他還能夠想體例供應給邊軍——這玩意比燒柴劃算,窮得叮噹響的邊軍必定不會回絕。
這個時候,就由不得京中百官乃至處所大員們開端存眷起這位“小閣老”來了。
這是一個非常傷害的詞,因為共同它的永久是“風必摧之”。
誰曉得不測年年有,本年特彆多。太子讀書就讀書吧,俄然多了一條“觀政”軌製,每天都有一份奏章和該奏章的內閣票擬需求呈送給太子閱覽,固然名義上太子隻是“觀政學習”,可他又不是死人,看了以後既然要“學習”,就必定得說話,而天子對太子的學業又一向特彆體貼,對於太子“觀政”後的評價也很正視,因而就導致了太子固然不“參政”,但實際上對政務有了必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