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275章 奉旨觀政(三)

第275章 奉旨觀政(三)[第2頁/共3頁]

高務實一共表示出三個意義:一是把漢那吉請降之事,我和我所代表的人,都是同意的;二是宣大防務我很正視,特彆是兵器設備方麵,我格外存眷,必必要親身觀察;三是我要與把漢那吉會晤一次。

王崇古倒還平靜,因為他是張四維的親孃舅,張四維在給他的家書中多次提到太高務實少大哥成、慮事全麵之類。再加上,王崇古以為以高拱之能,既然敢放高務實過來,就必然有他的事理,以是王總督根基不擔憂眼下會出事,隻是對於高務實回京述職以後京裡的反應冇有甚麼掌控。

但高務實的這個搞法就比較讓人頭疼了,你說他越權吧,他倒冇有越權,人家隻是看看,都冇指責甚麼呢,如何會越權,“看看”不就是“觀政”?

馬芳的要務實在也不高,隻要能參照戚繼光麾下的南軍標準來就行了——提及來宣大二鎮也真是誠懇,如果讓他們曉得再過幾十年,大明朝一年光往薊遼就要投入百萬級的餉銀,軍器等物質更是冇法算得清,隻怕老馬這些人能氣得從墳裡爬出來罵娘。

以是在馬芳看來,宣大這邊的設備程度進步到和戚繼光麾下南軍一個層次,是完整說得疇昔的。

高務實當著眾官的麵還是很給聖旨麵子的,除了客氣話,其他閒事一句不提,就算彆人出動提及,他也不搭腔,擺出一副“你們商討定奪就好,我就是隨便聽聽”的模樣。

這三個意義,對於宣大諸官而言,隻要第一條是完完整全的好動靜。

這個攻訐不是純真的做模樣,而是萬一將來防務出了題目,欽差能夠拿這個來向上頭表示明淨:陛下您看,微臣不是冇有提出過題目,實在是邊臣邊將們把微臣的話當耳邊風呀,微臣冤枉大了呀!

不太高務實可不是真急著趕來欽差行轅歇息,他是來等人的。

高務實內心鬆了口氣,心說孟衝這位掌印大寺人本身程度固然普通,但看人的本領倒還拚集,這位黃鎮守看似庸庸碌碌,到哪都是個特彆輕易被人忽視的模樣,但實在眼神不差,曉得本身剛纔連酒菜都不上,必然是有事情要體味,公然頓時就湊了過來,瞧他這速率,估計也是酒菜上半路溜號來的。

一杯濃茶還冇喝完,便有仆人來報,說大同鎮守寺人黃孟宇求見。

不過,宦海中人如果甚麼事都需求人家開口申明,那就未免太低能了些,實在很多事底子不需求人家開口——察言觀色實在是宦海根基功之一,在場世人哪位不是這方麵的裡手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