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務實讀書(下)[第1頁/共3頁]
他正想著,俄然聞聲外頭腳步響起,心中一動,便聞聲外頭弄月聽琴二女的聲音:“奴婢見過老爺。”
高務實本年八歲,卻已經開蒙靠近五年,這是多麼少見!如何能不讓高拱對他信心實足?
說到明朝寶鈔的弊端,他不但闡述題目,並且提出體味決之法:“莫若以銀與錢鈔相權而行,每銀一分易錢十文,新製之鈔每貫易錢十文,四角完整未中折者每貫易錢五文,中折者三文,昏爛而有一貫字者一文,通詔天下覺得定製而嚴立私行加減之罪,雖物生有豐歉、貨直有貴賤,而銀與錢鈔買賣之數必然而永不易,行之百世,通之萬方。”
這裡的“銀與錢鈔買賣之數必然而永不易,行之百世,通之萬方。”實際上應當是建立以銀為本位的紙幣發行軌製,以製止紙幣濫發形成的貨幣貶值。在當時來看,銀本位財務體係放眼環球或許有些題目,但邱濬所處的期間,西方大帆海都還隻是方纔開端,明朝內部如果履行銀本位財務體係,高務實感覺應當還是很先進貨幣思惟。乃至就算是眼下離邱濬期間又疇昔了七八十年,銀本位在大明內部履行也何嘗不可——起碼比當前的混亂要好。
然後便是高拱的聲音由遠及近:“你們少爺可在?”
此時他正看到“河漕視陸運之費省什三四,海運視陸運之費省什七八,蓋河漕雖免陸行而人挽仍舊,海運雖有漂溺之患而省牽率之勞,較其短長,蓋亦相稱。今漕河通利,歲運充積,固無資於海運也,然善謀國者恒於未事之先而為不測之慮,寧過慮而無不臨事而悔。”心中暗道:“邱濬想用海運代替漕運,此事定為與漕運好處有關人士粉碎,我將來若要鼎新此法,須得想好那傳說中‘漕幫’人士的前程才行,不然必定事倍功半,乃至乾脆搞不下去。”
“實”本是個會心字,《說文》裡解釋實字:“實,富也,從宀(注:念‘棉’。)、貫。”貫是貨色的意義。以是段注:“以貨色充於屋下,是為實。”可見實即為實在、充分之意,而延長到實學便能夠瞭解為實在具有的學問,是指真才實學,甚或合用之學,乃至以國富民強為目標的學問。
其政治思惟,如君主之感化、君民之乾係等,有著比前人更了了清楚的闡述,但總的來講,還是在民貴君輕這個範圍之下的衍申,不必細講。但其在經濟實際上的觀點,在當時而言卻非常先進,比方他說:“蓋天下百貨皆資於錢以暢通,重者不成舉,非錢不能乃至遠;滯者不能通,非錢不得以兼濟;大者不成分,非錢不得以小用,貨則重而錢輕、物則滯而錢無不通故也。”這便是熟諳到了“錢”便是後代所說“普通等價物”的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