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正國本(十九)連環計[第1頁/共5頁]
一唱一和擠兌我是吧?好好好,你們勢大,你們說甚麼都是對的,都是聖賢經驗。你們要打我左臉,我不但左臉得給你們打,還得把右臉也湊疇昔。我算是體味到師相的難處了,這可真是情勢比人強,明顯在理也冇地說了。
(本章完)
內閣本來隻是天子的“秘書處”,但既然現在有了全部“臣權”的代表權,那麼凡是一個文官還想持續混,哪怕他是科道言官的身份,也隻能針對內閣某一人表示反對,而不可反對內閣的個人決定。
外聲接著唱道:“臣聞天之所棄,先誘以小喜,方降以大災。齊不過瘡疥之疾,幸而勝之,不太小喜。越實乃腹心之病,一日發作,已是大災。
鐘兆鬥立即拱手道:“總憲所言極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此乃聖賢經驗,我輩何敢不從?”
如果是前者,高務實天然無所謂,但如果是後者,那他就感覺天子這麼做就有點不對勁了——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不管如何也該和內閣籌議一番吧?
再說,他這名譽之以是高,本來就是因為替朕管理財務和東征西討所得,都不過是替朕做事罷了。總不能因為他兢兢業業,朕反而要說他是妖孽,天底下哪有如許的事理?
感激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撐,感謝!
鐘兆鬥此次很難辯駁了,隻能深深皺著眉頭,沉吟道:“錢科長所言看似公道,但畢竟隻是猜想……”
恭敬王聽起來有點新奇,實在就是前朝鮮國王。之前朝鮮遵循大明的表示三請內附,然後天子諭敕接管。聖旨中說得很清楚:“朝鮮王李昖封恭敬王,於神京賜王府一座暫住,俟朝廷為之選地,再行之國。”
蕭財主說完,等了一會兒也冇比及錢夢皋還嘴,曉得他也想明白了此中的事理,不由得輕哼一聲,道:“既然二位科長均無貳言,那麼就把爭議臨時擱置,同心合力將‘藥膳案’徹查明白。
朱翊鈞不由想到,王家屏、梁夢龍、高務實、周詠都是北人,而趙誌皋、沈一貫乃是南人。北臣殺南臣……莫非應了趙誌皋之子趙鳳威被劾之事?
為甚麼呢?就是因為廷推軌製。
“鐘科長,風俗自是風俗,成俗自是成俗。但是,既然有太祖之命在,皇上就總能將這祖訓請出來尊奉如圭臬。而起碼於法理上而言,皇上如果如此做了,我等臣子並不能指責甚麼。”
朱翊鈞再次變了神采,心道:豈能如此對待有功之臣?吳國當滅也。我亦當以此為鑒,萬不用心生妄念,無端思疑忠臣良將。務實乃我股肱,我前不久還賜他宸翰,說過“爾惟鹽梅,汝作舟楫”這話,豈能失期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