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總百揆(十四)幾個女人一台戲[第4頁/共5頁]
如此一來,兩漢近三分之二的時候裡,其朝政皆被外戚所節製,乃至最後西漢都是被外戚王氏所滅。東漢雖不是被外戚所滅,但外戚何氏也是其滅亡的啟事之一。
其次,洪武、永樂二帝對外戚非常防備,在他們父子二人製定的祖製下,即便明諸帝如何的寵幸妃嬪,他們最多也就是“優者厚田宅,列僮奴”,賜賚外戚豐富的財帛,卻不會重用外戚,更不會賜與外戚高位。
如說漢,自漢高祖始,終漢獻帝,外戚乾政貫穿兩漢407年的汗青。呂氏(漢高祖劉邦皇後呂氏),竇氏(漢文帝劉恒皇後竇氏、漢桓帝劉誌竇氏、漢章帝劉炟皇後竇氏),王氏(漢景帝劉啟皇後王氏、漢元帝劉奭皇後王氏),霍氏(漢武帝劉徹皇後衛氏),鄧氏(漢和帝劉肇皇後鄧氏),閻氏(漢安帝劉祜皇後閻氏),梁氏(漢順帝劉保皇後梁氏),何氏(漢靈帝劉宏皇後何氏)等外戚紛繁呈現。
或是無能——如西漢,漢惠帝期間,因惠帝無能,呂後臨朝稱製,其侄呂台、呂產、呂祿,侄孫呂通得以擅權亂政;又如唐朝,唐玄宗期間,因玄宗大哥昏庸,楊貴妃族兄楊國忠乘機把持朝政,“自侍禦史乃至宰相,凡領四十餘使,又專判度支、吏部三銓,事件鞅掌”。
當然,自從國本之爭成為大明朝堂上的核心話題以來,高務實於近二十年時候裡一向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王皇後孃家人這一首要角色,這倒也是無可爭議的究竟。
又或者說,哪怕之前朱翊鈞的身材本來冇有甚麼大題目,在此次咳血暈厥以後也必然有了題目,大抵率會落下病根。
這一點不得不說,明朝的前朝雖是混亂不堪,寺人亂政、黨爭、敗北等題目是層出不窮,但後宮比擬以往各朝倒是潔淨很多,其妃嬪,特彆是一國之母,多是“賢德淑惠”之人。這些後妃多數都能以身作則,她們冇有甚麼政治野心,不但不會主動的去乾與朝政,乃至還常常帶頭按捺母族權勢。
這三位固然此次吃了癟,一時半會兒估計很難再次聯袂,但隻要沈一貫辦好了封禪一事再次回京,那麼再醞釀一次詭計又有甚麼獵奇特的呢?
究竟上,他們私底下撫心自問,大多感覺這是不成能的。換句話說,倘若皇宗子是周平王宜臼,文官個人是關東諸侯,王皇後是申後,那麼高務實毫無疑問就是申侯!
何謂“外戚”?簡樸的說,外戚就是君王母親和妻妾的孃家,君王叔叔、子侄、孫侄妻妾的孃家,以及君王姐妹、女兒、侄女、孫女丈夫的夫家。
不過,所謂“外戚乾政”,實在普通都需求外戚趁著天子或是年幼——如秦朝,秦昭襄王期間,因昭襄王年幼,宣太後得以以太後之位主政,由此其弟魏冉、羋戎得以把控朝堂;又如東漢,漢和帝期間,因和帝年幼,竇太後臨朝聽政,其兄竇憲乘機把持朝政,“威權震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