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284章 總百揆(十四)幾個女人一台戲

第284章 總百揆(十四)幾個女人一台戲[第3頁/共5頁]

天子昏庸這一條現在是必定不會有的,今上目前獨一的缺點能夠就是不管如何不肯虐待鄭妃,但這一題目遠不敷以讓朱翊鈞達到昏庸的程度。

如此,在冇有後宮的支撐下,外戚天然也就落空了乾政的前提。

其次,洪武、永樂二帝對外戚非常防備,在他們父子二人製定的祖製下,即便明諸帝如何的寵幸妃嬪,他們最多也就是“優者厚田宅,列僮奴”,賜賚外戚豐富的財帛,卻不會重用外戚,更不會賜與外戚高位。

感激書友“單騎照碧心”的14張月票支撐,感謝!

就算先不提那麼遠的事,就說現在沈一貫即將離京而天子不肯補充閣臣,這也是吵嘴參半的環境。好的是少了沈一貫在京,高務實很多事做起來應當都會更加順利;壞的是一旦端的如此順利,那麼他高閣老看起來就更像“申侯”了。

那為何故前連強漢、盛唐、富宋都冇法處理的外戚乾政題目,會在明朝獲得完美的處理呢?

實際上,中國自古以來的外戚乾政題目,本就是一起從極其嚴峻逐步走到根基能夠疏忽的一個耐久過程。到了大明期間,這一題目在國度層麵的高度來看,乃至能夠說是銷聲匿跡了。

剛纔說了,“外戚乾政”的前提是天子年幼或者昏庸,再加上後宮當中的那位——幼帝之太後或者昏君以後妃——甚有權力慾。

這個例子乃至都不必舉彆人,就說鄭貴妃最得寵的時候,身為國舅爺的鄭國泰見了高務實也是恭恭敬敬的乖得像個小寶寶,由此可見一斑。

有明一代,其固然存在著如天子怠政、寺人弄權、黨爭不竭、敗北流行等各種題目,但這些題目其他朝代也有,而大明卻從未呈現過外戚乾政乃至亂政的題目,這不得不說是明朝朝堂上一道不成多得的亮光。

能夠說,外戚要想乾政,他就必須滿足以上兩點,這此中隻要有一點滿足不了,外戚就很難把控朝政。

感激書友“專業圍觀”、“順風不羨仙”的月票支撐,感謝!

如漢和帝期間,竇太後就以和帝年幼(和帝即位時年僅10歲)為名,從而名正言順的臨朝稱製,而後,竇太後又有政治野心,企圖把控朝政,由此其兄竇憲得以是把持朝政,“威權震朝廷”。再如晉惠帝期間,因惠帝無能,賈皇後又極具政治野心,從而賈模、賈謐等賈氏外戚得以是把控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