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362章 輕取案首(上)

第362章 輕取案首(上)[第2頁/共3頁]

隻見高務實已經用標準的台閣體寫下了三段話。

公然是截搭題,但還好截得不是很偏。

知之詣不儘同也,能知斯無異知矣。

那長耳竹籃裡帶著測驗所需的筆、墨、硯台及吃食,唯獨不必帶紙,因為試卷由縣衙禮房備辦,一共有捲紙十多頁,每頁十四行,每行十八字,界紅線橫直格,另有空缺的草稿紙數張。

高務實遵循科考常例的時候趕到縣衙之時,天尚未亮,衙前燈燭光輝,知縣老爺已經高坐於大門外的台上,兩旁胥吏分立,按冊點名,廩保相認,授卷以後高務實便從臨時客串書童的高珗手中接太長耳竹籃,提籃入場。

高務實心道: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生知、學知、困知,皆可得之以安行、利行、勉行,所之前人雲“及其知之一也”,“及其勝利一也”。

縣尊隻看了一眼高務實的破題,就在心中感慨了一句:盛名之下無虛士。

所謂小題,就是意義不完整的題目。這類題或是取四書中的一個字或者幾個字;或是將一個意義完整的句子截去上半句隻留下半句叫做截上題;或是將一個意義完整的句子截去下半句隻留上半句叫做截下題。

新鄭不算上縣,隻是中縣罷了,並冇有專門的考棚,以是測驗的地點就在縣衙大堂。大堂為五間兩卷共十間,極其寬廣,本是審理大案要案、履行排衙端方之處,現在大堂兩側及走廊下,均設有桌椅作測驗用。

正月初十,新鄭縣衙張榜佈告全縣,本年縣試已定於仲春十二,在縣衙開考。

不過這題固然是截搭題,但能夠縣尊考慮到北方學子的遍及程度,故而這題意義冇有被分裂,仍然是大旨明白的一道題。

這題出自《中庸》第二十章:“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高務實坐下,發明本身桌上的草稿紙竟然都比鄰桌的多了很多,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更難做的小題是所謂的截搭題。在四書或五經中取一個句子,截去其上半句,然後搭鄙人一句之上半句,叫截搭題。

實際上,他底子不感覺本身考個縣試還需求格外關照。不過轉頭想想,以他高家在新鄭的職位,人家隻是照顧一下,而冇有更特彆的行動,就已經算是很有節操啦!

當然,明白了縣尊老爺美意提示本身的意義,和“解題”並不是一回事,破題還得看寫文章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