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伯侄論財(下)[第1頁/共3頁]
進了書房以後,高拱讓高務實先坐下,本身卻在書案上的幾疊文稿中挑遴選選,彷彿在找甚麼東西。高務實在高拱麵前非常放得開,讓他坐下他就坐了,乃至端起內府管事親身送來的大紅袍悄悄吹著——他小孩子怕燙,哪怕是夏季喝茶也比較喜好喝涼一點的。
“你這小鬼頭,甚麼時候這麼謙善起來了?”高拱曬然一笑,站起家來做了個手勢:“彆提他了,走吧,去我書房。”
高家家聲鬆散,食不言寢不語屬於根基要求,這頓飯當然也不例外,就是安溫馨靜吃完,無甚可表。最早吃完的是高夫人,但她吃完以後也就是安溫馨靜等著高拱,當然這也是端方。高拱實在用飯比較快,但因為照顧高務實,比來老是決計吃得很慢——因為按禮法,如果高拱這個一家之主放了筷子,桌上其彆人都是不能再持續吃的,而高務實恰是長身材的時候,並且畢竟身材還是個小孩子,用飯這類事就是想快也快不到哪去,高拱此人彆看性子樸直,卻並不代表事情看不明白,是以決計細嚼慢嚥等高務實吃飽。
高夫人暖和地笑了笑:“不必多禮。”施施然帶著貼身丫環去了。
高夫人比來這段時候已經風俗夫君飯後考校高務實的功課亦或者閒談等風俗,聞言也不料外,點點頭,站起家來。
“嗯,你說得也是,以你的年事,常日又另有其他功課,尚未讀完也是平常。”高拱點了點頭,道:“實在我這一論,也是繼丘文莊公之言而闡,邱公《大學衍義補》第一百六十卷裡曾說:人君為治,莫要於製國用,而國之所覺得用者,財也。財生於天,產於地,成於人。以是製其用者,君也。君製其用雖覺得國,實覺得民,是故君不敷則取之民,民不敷則取之君,高低通融,交相為用,時斂散、通有無,蓋以一人而製其用,非公用之以奉一人也。是以古之仁君知其為天守財也,為民聚財也,凡有所用度非為天、非為民決不敢輕有所費,其有所費也必覺得百神之享,必覺得萬民之安,不敢毫厘覺得己私也。是何也?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君特為民理之耳,非君所得而私有也。苟認覺得己物而私用之,不知天生之有限、民力之孔艱,積之百年而不敷,散之一日而無餘,日消月耗,一旦馴致於府庫空虛、國計匱乏,求之於官官無儲峙,求之於民民無蓋藏,因而之時,凡百謀為皆不遂矣,君位何所恃覺得安,國度何所資覺得治哉?”
高務實並不曉得這個環境,也冇感覺進個書房就如何了……此前他在新鄭故鄉的時候,高拱的書房他哪天不進啊?
高拱總算找到了他要的東西,也是一張書稿,並且較著是一張草稿,他看了看,走過來遞給高務實,道:“你且看看。”微微一頓,又彌補道:“你正讀《大學》,看看這篇手稿,然後說你有甚麼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