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伯侄論財(下)[第2頁/共3頁]
高拱總算找到了他要的東西,也是一張書稿,並且較著是一張草稿,他看了看,走過來遞給高務實,道:“你且看看。”微微一頓,又彌補道:“你正讀《大學》,看看這篇手稿,然後說你有甚麼設法。”
高拱的夫人張氏與高務實的母親張氏並非蒲州張氏本家,高拱的這位正室夫人出身新鄭的臨縣中牟縣,中牟張氏在本地亦是官宦人家,累世大族——高夫人張氏的十一世祖為元朝禮部尚書張圭。近些年來也還不錯,曾祖為屯留令,祖父張嵩積善行孝,以孝著稱河南,其父也曾為周府審理,乃至其長輩當中也有佼佼者:高夫人的親侄兒張孟男便是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初任廣平府推官,現任刑部員外郎。
“問:《大學》何故言生財?曰:此正聖賢有效之學!《洪範》八政,首言食貨;《禹漢》三事,終究厚生。理財,王政之要務也!後代陳腐好名者流,不識義利、不辨公私,徒以不言利為高,乃至令人不成覺得國。殊不知聚人曰財、理財曰義。又曰義者利之和,則義固何嘗倒黴也……義利之分,惟在公利之判,苟出乎義,則利皆義也;苟出乎利,則義亦利也。而徒以不言利為高,令人不成覺得國,是亦以名為利者爾,而豈所謂義哉。”
高拱的兩位側室曹氏和薛氏,高務實實在也並不太熟,隻曉得曹氏本來生了三個女兒,可惜三個女兒都在十四五歲短命,而薛氏本來生有一子高萊,卻也在十三歲時短命——提及來,高拱一家人確切有點慘。
進了書房以後,高拱讓高務實先坐下,本身卻在書案上的幾疊文稿中挑遴選選,彷彿在找甚麼東西。高務實在高拱麵前非常放得開,讓他坐下他就坐了,乃至端起內府管事親身送來的大紅袍悄悄吹著——他小孩子怕燙,哪怕是夏季喝茶也比較喜好喝涼一點的。
高夫人比來這段時候已經風俗夫君飯後考校高務實的功課亦或者閒談等風俗,聞言也不料外,點點頭,站起家來。
高務實讀罷,揚眉讚道:“三伯高見!理財一務,絕非甚麼銅臭腤臢之事,猶記得此前侄兒讀《大學衍義補》時,曾見丘文莊公言:易曰:何故聚人?曰財。財出於地而用於人。人之所覺得人,資財以生,不成一日無焉者也。所謂財者,穀與貨罷了。穀以是資民食,貨以是資民用,有食有效,則民有覺得生養之具,而聚居托處以相安矣!”他稍稍一頓,持續道:“不過丘文莊公固然將財賄論得清楚,但若說將理財之論拔高到義利之辯而振聾發聵者,三伯恐還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