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50章 河海並行(上)

第50章 河海並行(上)[第1頁/共3頁]

高拱搖點頭:“不怕你笑話,我也是因為兼管吏部,翻閱案牘,這纔想起他來。老夫此次起複不久便給他去信,扣問治河之法,他的複書前不久到了,也的確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體例……隻是這體例數千年來未曾有人用過,老夫也不曉得該不該信他?”

高拱大鬍子無風主動,揚眉道:“我非不肯為,實朝廷暫無此力也!”他說著,竟然坐不住了,站起來踱著步子,道:“此前由我定策開海於月港,現在朝廷一年能多近兩萬兩銀子,占了福建稅銀的三成。按老夫本意,朝廷大能夠再多開幾處港口,但高低反對者巨眾,都是拿些亂來鬼的來由說事,覺得老夫不知?可眼下朝廷的事情千頭萬緒,老夫一時也難以措置他們,隻能一件一件事來,得有個前後。”

“翁公請開泇河的來由建立嗎?”高務實問。

高務實苦笑道:“那如何辦?黃河眾多這事兒,老是要想體例處理的,就算一時冇法根治,起碼也得逐年減緩才行,要不然動輒就來一次‘喪失钜萬’,朝廷也喪失不起呀。何況每一次眾多,沿河蒼存亡傷無算、流浪失所,朝廷如果始終找不出體例,那……也是在打擊朝廷的聲望民氣啊。”

高務實不想偏離話題,又悄悄把話頭引返來:“既然翁公此法朝廷眼下行之很有難處,那朝廷可另有其他體例?”

他頓了一頓,持續道:“一條編法(注:即一條鞭法。)搞了這麼些年,算是有些結果,但一有結果,就有人表情操切,乃至連叔大前次也摸索著問我,要不要將之推行於天下。我看他也是忙中生亂,這體例哪能隨便天下推行?如江浙等地富庶,百姓稅糧折成銀錢上繳,天然高低兩便,可如陝甘等處,原就瘠薄貧困,如果折錢繳稅,銀錢從何而來,不還得找那些官紳大富去換?你當那些人會那麼美意,你說要換他們就換給你?必定要雁過拔毛,到時候隻怕那邊的百姓就得賣兒鬻女,唉……朝廷要辦點事不輕易啊,很多事不能不辦,但又不能失之操切。我輩持柄中樞,一舉一動皆須再三考慮,以圖萬全,不然王荊公當日舊事不遠矣。”

高務實深吸一口氣,用儘量安靜地語氣問道:“如何前所未有?”

高務實皺眉道:“水患天災,人所難料,不過我傳聞河總翁公年前上疏請開泇河?不知三伯與朝廷諸公對此體例如何群情?”

高拱微微回想,答道:“他在給老夫的複書中說:照得自去歲海口至黃河之水壅不得下,積沙伏地。徐邳一帶河身漸淺,已非昔日。水一眾多,即漫堤上。是以複有睢寧之決。即便邳州高低僅複故道,安能使徐、呂之河儘去伏淤?為今之計,當自徐至邳,自邳至淮,查照兩崖堤岸,如法高厚。兩崖以外,仍築遙堤,以防不測。庶幾水由地中行,淤沙亦隨之而去。數年之間,深廣如舊,沖決之變亦自免矣。看得黃河淤塞多由堤岸薄弱,水從中決,故下賤自壅,河身忽高。訪得二洪以南,堤岸非常薄弱,誠恐蒲月水發,水從旁決,則白洋諸淺之淤方通,而二洪以南之患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