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連降三級[第1頁/共4頁]
跟著這道聖旨,高務實就締造了一個記錄,他方纔升為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還冇正式去詹事府報到上任呢,這個左諭德就被擼掉了。
現在的左都禦史是王國光,吏部尚書則是郭樸兼任,他們二位肯保舉和批準高務實調任監察禦史,這倒能夠瞭解,但是高務實是今科進士啊,任用為監察禦史豈不是有違祖製了
高務實搖點頭,懶得辯論甚麼,揮手道彆道“二位年兄,再見。”
他也隻好安撫高務實,說監察禦史固然隻是七品,但作為風憲官,任務嚴峻,非素著清名者不能擔負,既然調了你去,起碼申明內閣還是承認你的名聲和才調的他曉得兩宮最多會唆使將高務實“連降三級”,不成能親身安排給他降到甚麼位置,以是這個安排必定是出自內閣。
有明一朝的都察院,權柄比前朝任何一代權力都大很多。都禦史職專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
為了這件事以及後續的安排,他乃至在當天夜裡親身去都察院左都禦史王國光府上做了一番懇談,兩人細細商討了好久,才決定下來。
去做某府推官,高務實興趣不大,但如果去做知縣,實在高務實反倒是蠻樂意的,因為他感覺這能夠熬煉一下本身在這個期間的基層事情才氣。
以是對於朱翊鈞的這道罪己詔,外廷文官們大多都很安靜,因為這件事的實在環境,在郭樸趕到慈寧宮以後立即勸李太後封閉了起來,以是外廷的絕大多數文官都不曉得黑幕,他們還覺得是郭樸保護了文官個人的嚴肅,在現這件事以後請動兩宮皇太後出麵,逼得天子隻能下罪己詔,很多官員私底下乃至悄悄喝采。
隻是,既然皇上本身都下罪己詔了,並且聖旨裡也說了是“奉懿旨”,那就更冇體例了。兩宮太後平時並不乾政,這道懿旨必定主如果沖天子去的,高務實純屬被流彈所傷。
既然如此,那就不消慌。
高務實的貶官令是和天子罪己詔一併傳出的動靜,罪己詔是郭樸親身幫天子草擬再經製誥房潤色以後下的。光從筆墨上來看,天子實在也冇有多大的弊端,不過就是傳聞本身的伴讀回京趕考,因而念及舊情,出宮和他見了一麵。
就不曉得會是甚麼外差
但不管如何說,彷彿情節並不算特彆嚴峻,比起武宗、世宗的所作所為而言,朱翊鈞的這點小弊端實在不值一提。
趁便擼掉的另有翰林院修撰,以及經筵日講官。不到三天,他由從六品升至從五品,又由從五品降至正七品,由翰林史官轉為風憲言官,實屬罕見。
按理說,李太後既然要把他連降三級,且要求儘快調出京師,那麼最便利的措置體例就是“降調外任”,而京官降調外任為正七品官,最常見的則是貶到某地去做府推官或者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