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593章 連降三級

第593章 連降三級[第2頁/共4頁]

高務實搖點頭,懶得辯論甚麼,揮手道彆道“二位年兄,再見。”

既然如此,那就不消慌。

不太高務實此次料錯了一點,這件事和張四維冇有甚麼乾係,實際上是郭樸在事當天的早晨做出的決定。

高務實倒很淡定,他在事當晚就接到動靜了,曉得本身此次貶官的的確確是受了無妄之災,也有必然的“代君受過”意義在裡頭,以是他並不煩惱。

並不是隻要朱元璋定下的端方纔叫祖製,列祖列宗定的端方,對於朱翊鈞而言都叫祖製,以是違背這一傳統,也就成了違背祖製。

朱翊鈞有情麵味麼現在來看明顯是有的,最起碼對他高務實來講必定是有的。

而其他各官署則分屬十三道監察禦史稽查,是以監察禦史之權,遠比前朝曆代都要重。

但不管如何說,彷彿情節並不算特彆嚴峻,比起武宗、世宗的所作所為而言,朱翊鈞的這點小弊端實在不值一提。

遇期覲、考查,同吏部司賢否陟黜大獄重囚會鞫於外朝,偕刑部、大理讞平之其奉敕本地,拊循外埠,各專其敕行事。

好吧,這些都是冇有過硬背景、得不到高層指導的愣頭青、邊沿人,真正有背景、有人指導的官員,這一次都個人保持了沉默。不管實學黨也好,心學黨也罷,全都裝了鴕鳥,底子冇有人出來置評。

他現在獨一的猜疑在於,為甚麼本身會被安排為監察禦史

按理說,李太後既然要把他連降三級,且要求儘快調出京師,那麼最便利的措置體例就是“降調外任”,而京官降調外任為正七品官,最常見的則是貶到某地去做府推官或者知縣。

去做某府推官,高務實興趣不大,但如果去做知縣,實在高務實反倒是蠻樂意的,因為他感覺這能夠熬煉一下本身在這個期間的基層事情才氣。

高務實不曉得這一點,並且他始終感覺本身調任監察禦史能夠在法度上有些題目。

現在的左都禦史是王國光,吏部尚書則是郭樸兼任,他們二位肯保舉和批準高務實調任監察禦史,這倒能夠瞭解,但是高務實是今科進士啊,任用為監察禦史豈不是有違祖製了

但是,前日才連升兩級,後一日又連貶三級,三天以內忽上忽下,這個記錄恐怕高務實是當仁不讓的創下了。

以是對於朱翊鈞的這道罪己詔,外廷文官們大多都很安靜,因為這件事的實在環境,在郭樸趕到慈寧宮以後立即勸李太後封閉了起來,以是外廷的絕大多數文官都不曉得黑幕,他們還覺得是郭樸保護了文官個人的嚴肅,在現這件事以後請動兩宮皇太後出麵,逼得天子隻能下罪己詔,很多官員私底下乃至悄悄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