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4頁/共4頁]
比如說英國東印度公司很長時候內涵印度莫臥兒王朝保持著零關稅的特權,這一點高務實就冇學。固然“京華十六條”完整出自高務實的決定,但他卻給安南留了一點安撫——京華也要全麵交納百分之一的稅。
1757年6月23日,在位於恒河泉源的巴吉拉蒂河邊—個名叫普拉西的村落,英國人和孟加拉王公西拉傑·烏德·德拉展開了一場戰役。英國方麵的主帥羅伯特·克萊武帶領一支3000多人的軍隊,此中包含900名歐洲人和2200名印度人,而他的敵手西拉傑則投入了3.5萬名步兵和1.5萬名馬隊。
最開端的戰役經商目標被擯斥,戰役、國土擴大,增加稅收等取而代之,東印度公司看起來收益更豐了,卻也已經一步步走向滅亡。
一開端,在西方各國設立的東印度公司中,形式最早進、氣力最強大的實在是荷蘭結合東印度公司。他們采取股分製公司的形式,並以長遠運營作為目標來運營,是以被後代看作是“股分製”的初創者。在最強大的時候,荷蘭東印度公司把持了全部東印度的香料貿易,並完整壓抑了其他國度的東印度公司的停業。
當時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個個都開端中飽私囊、擅自堆集財產。據英國議會的一項陳述表白,1757至1766年間,東印度公司職員收到的禮品高達217萬英鎊。18世紀中前期,在印度辦事的豐富“酬謝”,使其公司股票不但被視作一種通例投資,並且是能讓本身或支屬前去印度發財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