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道德經1 - 第八章上善若水,不爭無尤

第八章上善若水,不爭無尤[第1頁/共2頁]

它居於世人所不齒的卑賤渾濁之地,是以它最靠近於"道"。

水津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1.老子以為水至善,它甘心居下,謙虛自處,無言地津潤萬物從不爭競,它柔嫩非常,但同時固執有力。老子以為它最靠近於道。大道正如水之無定形,盤曲隱晦,大道正如水之柔嫩,曲申自如,周遭自如。以是說"上善若水"。

典範故事

解讀心得

齊景公宴請文武百官,大師都到齊了。散席後,齊景公在大臣們的簇擁下,到廣場射箭。

每當齊景公射出一箭,不管中與不中,文武百官都是大聲喝采:"太好了,太好了,真是箭法如神啊!"過後,齊景公把這件事說給大臣弦章聽。

--陸希聲

[2]惡(wù):討厭。

--憨山德清

至善之人能謙虛自處,內心深沉安好,與報酬善,說話樸拙取信,為政長於管理,做事長於闡揚特長,行動長於掌控機會。

[5]仁:親仁,指靠近有涵養的人。

[3]幾:靠近。

2.賢人像水一樣,低調謙虛,內心沉寂,擇善而從,與報酬善,善解人意,善心善行,善政為民;同時,長於闡揚特長,潛居抱道,並長於掌控機會。其軟弱盤曲不正如水嗎?其內斂固執、判定安閒不正如水嗎?

[4]淵:深沉、沉寂。

故幾[3]於道。

譯文

弦章對齊景公說:"大王,以我之見,這事不能全怪那些大臣,前人雲:'上行而後下效。'上麵喜好甚麼,上麵就逢迎甚麼。上麵喜好阿諛,上麵天然就常阿諛了。大師不過是在阿諛您呀!"齊景公聽了,恍然大悟,當即命人誇獎弦章很多寶貝。

--範應元

不爭之德,無往而不善也。水之善,妙在利萬物而不爭。不爭,謂隨方就圓,無可不成,唯恐天下穩定處於下。不爭,則用舍隨時,迫不得已而後動,故曰善時。不爭之德如此,則無人怨,無鬼責。故夫惟不爭,故無尤矣。

--司馬光

[7]時:機會。

從道之人無所不善,故謂之上善。夫水常處汙下,不與物爭,故萬物莫不得其利,蓋近於道矣。故上善之人若此水德,其居世若水之在地,其用心若水之淵回,其施與若水之津潤,其言語若水之信實,其為政若水之平靜,其行事若水之任器,其變動若水之應時。夫唯常處汙下,故交莫得而挫;夫唯不與物爭,故物莫與之爭。《易》曰:謙者,德之柄。水得之矣。

水之為物,得天一之氣,無定形而靡不通,故潤萬物者莫潤乎水,乃善利也。遇方則方,遇圓則圓,何爭之有?上善之人,則奧妙玄通,常善利於人物而不爭,故善亦如水。世人好高而惡下,水獨處之,上善之人常謙下也。有此之德,故近於道。易六十四卦,惟謙卦有吉而無凶、悔、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