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孔廟與北方士族[第4頁/共6頁]
站在中間四周張望了一下,然後走到一品官儀仗前細細地看起來,隻見這裡擺著曆代曆朝天子的誥封策命,以及官印等物件,當然了元廷的物件已經被避嫌了。
“衍聖公此言差矣,至聖先師乃天下讀書人之師,劉某鄙人,出身草澤,隻敢恭據半個讀書人,本日能在孔廟膜拜賢人,乃平生幸事,如何使不得!”
聽得劉浩然這麼一先容,孔克堅以下世人當即對程乃彬拱手相禮,恭敬之色儘表於色。
接下來是祭奠孔賢人,本日固然不是正式的春秋大祭,但是因為有劉浩然這明天子在,這場祭奠驕易不得。
。
“陛下,這是小兒孔希學。”
孔克堅,字壕夫,孔子第五十五代嫡孫,是上代的衍聖公。元至元六年公元駒年襲封衍聖公,階嘉議大夫,授通奉大夫,官至禮部尚書、國子祭酒,但都冇有到差。到了至正十五年強年,也就是本年十月,元帝征衍聖公孔克堅同知太常禮節院事,以其子希學襲爵。籌辦將其硬拉到多數去了。孔克堅到多數呆了幾年,看到元廷朝堂上烏煙瘴氣,而天下倒是群雄並起,世事狼籍,元廷已有暮落之勢,因而便找了藉口回籍。元帝拉他去多數本來就是想在亂局中收攏民氣。也不敢過於逼迫他,因而便準了。不過其爵位已經被其子襲承,因為這是元帝“亂命”劉浩然稱帝後不予承認,下詔命孔克堅暫居衍聖公舜位,孔希學改授國史館院士。
好嘛,又是一個大拿,江漢先生,也就是北方理學始傳者一趙複,他北上傳學,誓不退隱元廷,最後終老於河北真定今河北保定,他
看到劉浩然車駕過來,為首的男人趕緊跪倒施禮,大聲道:“臣孔克堅恭迎天子陛下!”前麵的人也是黑壓壓地跪了一片。
“衍聖公,請帶我等祭奠賢人吧。”劉浩然安撫下話題,對孔克堅道。
“這位是河北大儒衛肇端,紹續先生,師從江漢先生。”客氣一番後孔克堅持續往下先容道。
祭孔大典首要包含樂、歌、舞、禮四種情勢,樂、歌、舞都是緊緊環繞禮節而停止的,統統禮節要求“必豐、必潔、必誠、必敬”“聞樂知德,觀舞澄心,識禮明仁,禮正樂垂,中和位育”
孔克堅為首世人對著供在金前香桌上的聖旨三跪九拜,並行大禮。
走進曲阜,發明全部縣城都是環繞孔廟、孔府等地而修建的,難怪。這裡姓孔的最大。來到孔府的大門口,昂首望去,隻見該門分三間。高7、八米,長十5、六米,寬十來米,上掛著“聖府”牌匾,擺佈中柱各有金字木聯:“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品德賢人家。”氣度!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