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討要[第4頁/共4頁]
錢婆子叫苦不迭,隻能把本身昧掉的半尺拿出來。可剪掉的布料再接上去就不是那麼回事了,特彆流光緞如許的好料子,再短長的繡娘也不能把布料接得嚴絲合縫。
如此,四年下來,楚晴把趙嬤嬤一身本領學了個七七八八。
楚晴想了想,叫來半夏,悄悄叮嚀幾句,而後慢條斯理地下地穿了繡鞋,剛迎出廳堂,楚晚已氣勢洶洶地衝了出去。
作為嫡長女,明氏出嫁不但帶了十裡紅妝,還帶了四個嬤嬤與八個陪嫁丫環。這四個嬤嬤可不是平常人,一個善於算賬,擺佈手能彆離扒拉著算盤珠子互不影響,一個懂醫術,一個造得好湯水滴心,另有就是做得一手好女紅的趙嬤嬤。
明氏出自“江南四大師”之一的明家,明家是得了正德帝獎飾過的義商,府邸門口還掛著正德帝的禦筆“商亦有義”。
楚晴放動手裡的針,展顏笑道:“不消,就那麼放著,倒是洗幾隻蘋果柑桔用瑪瑙碟子盛著擺出來接待二姐姐。”
楚晚頓時紫漲了臉,一把打落楚晴的手,極快地拔出頭上的簪子,朝著繡花繃子劃疇昔。簪子劃過緞麵,收回“刺啦刺啦”的聲音。
一匹布的尺寸是有定命的,像楚晴這般年紀的人裁禙子約莫能裁三件略有充裕,而像文老夫人如許身形的就隻能裁兩件。錢婆子被文氏慣壞了,一貫是個鵪鶉嗉裡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的主兒,看到令媛難買的流光緞豈能不動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