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定長安論功行賞[第4頁/共5頁]
劉協這番話,先是感激了前來長安互助的各位將領,又表示本身想效仿漢高祖,與眾臣結成高祖、蕭何那樣的君臣之誼,傳為後代的嘉話,最後懇請眾將再接再厲,揮兵討逆,封妻廕子、立名後代這類事,交給他劉協就行了!
跟著殿前小黃門的唱名封賞,世人順次走出,站在殿前石階上回禮,每有一人走出,都能博得下方廣場上一陣昂揚的喝彩,麵對數萬百姓的獎飾,冇有哪個將領還能故作矜持,連一貫淡定的賈詡,都是喜形於色,彆的人,如馬超、楊奉、孫策、呂布、袁氏兄弟等……就更不消說了。
其間事了,呂驍立即著人前去刺探潼關的動靜,兩天後,動靜傳回,潼關已被順利拿下,喪失未幾,呂驍對賈詡悄悄挑了下大拇指,狐狸老了公然能成精,加派張郃趕去援助的事,連他本身都不曉得,賈詡竟然算計的這麼準,這類突發不測都能被他消弭於無形,實在令人佩服!
部下俄然多出來六千多兵馬,呂驍便趁著長安新定,開端練習兵馬,馬騰則安排部屬補葺城防,這事但是刻不容緩,李傕等人向北而逃,離長安並不太遠,說不定甚麼時候,他們就會殺個回馬槍,城中防務必須早早弄好了才行。
劉誕的父親,便是此時坐鎮蜀中的益州牧劉焉,在呂驍發缺勤王令冇多久,他就暗中讓身在長安的兒子翻查了族譜,發明冇有劉驍這號人後,便定下了本日之計,虧他還為此自鳴對勁,不知他看到了此時殿中局麵,會是如何一副神采。
想起當日旱河一戰,呂布救了本身性命,呂驍便故意藉此機遇還他一個兒子,但是如果在這時候道出本身身份,那麼前麵編的大話立時就穿幫了,隻能再等彆的機遇,因而呂驍答道:“謝陛下。”
呂驍聽罷點頭髮笑,推說都是部屬將領的功績。
這時,偏殿裡走出來兩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恭喜殿下!”
當呂驍走出來,受封弘農王的時候,廣場上的喝采聲震耳欲聾、久久不斷,殿前大臣附耳扳談都聽不清楚對方的話,耳邊嗡嗡作響的隻要弘農王三個字,一眾文武不由悄悄感慨:少年得誌,位極人臣啊!
呂驍品咂著那句滿飲此杯,雄圖大業長留於心,心中暗讚了聲妙,跟著世人把杯中酒抬頭飲儘了,他卻不知,這番話並不是劉協想出來的,而是黃門侍郎鐘繇的手筆。
長安城有了療攝生息的苗頭,關中各地的販子、士族名流、平頭百姓也紛繁湧向長安,不過七八天時候,城裡便多出幾千戶人,城北的東市和西市重又開張了,每天都能看到前來買賣的人群,劉協尚還年幼,此前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