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前路何人作鳳歌(三)[第1頁/共3頁]
你都說我慷慨了,我一旦辯駁,豈不成了不慷慨,很憐惜?不過這水囊不過是花了二三十文錢買的,又無甚乾係,顧言倒是很乾脆:“你若想要,拿去便是。”
那人笑著點點頭,翻開簾子,和車伕說了一聲,這車伕聽到這個臉孔凶暴,像是煞神普通的人要下車,豈有不該允之理,當下便停了馬車。
顧言也向此人點頭表示。漸漸的,馬車又行駛了起來。跟著馬車的響聲,顧言聽到了車外有人大聲唱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成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接著這句話的,這是一陣大笑聲。=====
那人似笑非笑,又像是帶著些感慨一樣的說道:“你是這麼想的?”又將‘自上而下’這一個詞唸了一念,忽的說道:“豈有自下而上的體例那麼利落了當?”
那人沉默了一會兒,俄然笑道:“太史公《史記》裡的名篇《遊俠傳記》?可巧我看過這篇。公然才情敏捷。隻是你倒是說說,仕進能為天下做的事,如何就更多了?”
兩人就這麼沉默的坐著,冇有再說話,顧言是在內心再次揣摩今後要走的路。而那人倒是垂下眼皮,不曉得在想些甚麼。
一時候,馬車裡隻聽到馬蹄聲、車輪聲。過了一小會,顧言才又聽到一個悄悄的聲音:“我很等候。”
此人向著顧言擺了擺手,便輕巧的跳下了馬車,光看這行動,倒是涓滴看不出此人受過傷。
聽到這番話,顧言不覺有些好笑。不過這約莫也是看法分歧的啟事,如果在當代,一個能考得上一流大學的人俄然不讀書了,或者一個能夠當官的人不去當官、扔下官位一走了之。去跑到山林裡搭個屋子開塊地去種菜,這必然是個大訊息。訊息以後必然會引來諸多人的吐槽:“此人腦袋進水了吧?”“腦筋有題目。”當然也不滿是以為那些人腦筋進水的,因為詭計論者會頓時一躍而出,義正言辭的指責,道出‘本相’:“這是在作秀。”很多人看來當官不需求來由,隱居纔是需求來由的事。
馬車又前行走了一段,人聲、狗吠倒是漸漸多了起來。那人撩起簾子看了一眼,旋即對顧談笑道:“我在這兒便下車吧,來日有緣再見。”
自下而上,也就隻要一條路可走了,且不說這條路在現在還算承平的仁宗期間行不可得通,但是戰役帶來的後患,就是一個觸目驚心的話題。顧言略微扭過甚去,神采也冷酷了下來,明顯不想再持續這個話題了。
顧言從未想過他會坐在馬車裡和一個不甚熟諳的、乃至是遊俠一樣的人議論政治,如許的環境卻莫名的讓顧言產生了一絲興趣來。他想了想,說道:“仕進做到高位,能夠製定利國利民的政策,通過自上而下的政令,使百姓遭到恩德。如果為州縣長官,在任期內勤懇在朝,也可庇佑一方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