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第4頁/共11頁]
李儘忠聽到中年人此言,怒極反笑,指著中年人嘲笑道:“若非老子起事冒死,你等群員俱為文翽圈廄嘍囉畜力,今文翽已除,觀我雄師滯留唐國,視我號令為兒戲!老子殺得趙文翽,更懼你等卑員?”
這一次契丹人攻破營州,纔將本地的靺鞨族豪酋們挽救出來,天然也就插手到了契丹叛軍中。但靺鞨因為本身冇有牢固的族地安設,其部下多與遼東那些高句麗遺民們混居,想要重新招聚起來也需求時候。是以現在靺鞨首級乞乞仲象東渡遼水招聚舊部,而祚榮則被契丹勒迫隨軍為質。
講到這裡,李儘忠又忍不住長歎一聲,心中儘是勢弱於人的不甘與沮喪,他自僭尊號為無上可汗,天然是有一番不甘於雌伏人下的豪氣,但也不得不承認,眼下的契丹還並冇有支撐他這一股野心的氣力。
跟著祚榮伏地謝恩,大帳內氛圍再次有所和緩,包含此前蒙受毆打的李魯蘇也叩拜請罪,其他胡酋們也都各自表態,接下來必然會增派部下以助軍勢。
此前陣前叫罵邀戰的胡將何阿小這會兒卻並不睬會方新入陣的李湛,而是率部儘量的走避鋒芒,企圖將將近脫戰的唐軍重新拉回戰圈中來。可見這胡將也絕非有勇無謀,而是滿滿的凶暴滑頭。
官軍如此弱勢,一方麵在於連日馳驅作戰、幾近不得休整、人馬戰役力都有下滑。另一方麵則就在於此番參戰的契丹卒眾也不是弱類,一個個悍勇有加,髮辮間金絲纏繞,甲械配給更是一擬唐軍一線作戰軍隊。
但胡虜向來畏威而不畏德,跟著本部權勢強大起來,契丹也垂垂落空了以往的恭敬。早在高宗顯慶年間,契丹便夥同奚人反叛於東北。
此時的疆場上,兩邊參戰之眾數量彷彿,乃至契丹方麵兵力還要更少一些,但官軍反而模糊落在了下風,幾次旗鼓傳令試圖脫戰輪換,但都被那些契丹軍眾們緊緊黏綴著,不能離開疆場重整步地。
跟著高句麗被攻滅,大唐在東北方麵軍勢有所收縮,特彆是與吐蕃之間的戰役過程不敷抱負,對於東北方麵的節製不免更加減弱。
正在這時候,一向在李儘忠一側沉默不語的孫萬榮趕緊行出,膝行入前手握李儘忠刀背勸諫道:“可汗請息怒!今諸部彙同發難,共尊可汗,隻因唐國積威深切,私意不免憂愁成敗。但今我軍接連告功,後路人馬接踵有聞,也必然會奮勇南來。今南麵另有唐軍浩繁,急需霸占,成績大事,實在不成因一時意氣殺我將才啊!”
東北方麵的隱患已是長年久積,恰好相王當國的時候、對此乏於一個清楚的熟諳,以為這些東胡部族仍然是一股恭敬可用的力量,竟然試圖在幽州斥地一個偷襲突厥的新疆場。大量人物堆積於幽州,軍事所托非人,讓契丹幾近儘奪幽州所積存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