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章 口業[第3頁/共4頁]
“這個實在的故事提示我們,禍從口出,口業造下無邊的罪業,提示人們不成輕言。但因有一念悔過的善根,樸拙懺悔還可竄改運氣。又因發心學佛,最後離開六道,證得阿羅漢果位。另有口業輕易被傳播,如許每個傳播者都會增加惡業,最早造口業的惡業增加最快最大,果報更可駭,以是不能說彆人是非錯誤,不傳彆人非,方是修道人。”
“佛經上又有一口業如山的果報實例。有一釋尊弟子證到羅漢果位後,可用本身的五眼六神通中的宿命通看本身的疇昔宿世。他看到本身在很早之前曾轉世為人,彆人在修造佛塔的時候,貳心生妒忌,勸彆人不要修造那麼大的佛塔,建的小一點又省時省錢,也一樣有功德。成果就此一句風涼話導致本身來世得了下天國的果報。本身身後墜落天國,蒙受煩惱烈火的燃燒,每天呼救,痛磨難忍。厥後本身曉得這是因本身口業造出來的,俄然心生懺悔,懺悔本身疇昔的口業,得此一念悔過的善根,天國的慘報才告結束。從天國出來以後,轉世為一個形狀醜惡粗鄙之人,常常遭到人們的恥笑,今後生生世世都蒙受如此的殘暴果報,直至數萬年。厥後連這個醜惡的人身也失掉了,轉世為一隻受人討厭的烏鴉。”
“養成懺悔的風俗以後,造口業、犯口過的機率就會越來越少,因為懺悔本身就是改副本身的一種體例。到最後,便能夠口業清淨了。懺悔的體例,是每犯一次口過,隻要懺悔一次就夠了,不需求為了某一次口業的不對而不斷地懺悔;老是懺悔會變成自怨自艾,會把本身弄得冇有信心。懺悔就是承認。如果不異的口過已懺悔過了,卻又一再產生,那還需求一再懺悔。懺悔過後,又是頂天登時、堂堂正正的一小我。並非犯了不對以後,今後再也抬不開端來,而是要像不倒翁一樣,倒了以後要懺悔,懺悔以後站起來,如果又倒了,就再懺悔。”
和尚念唸叨叨的說到這,賽張飛已是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了,六合沉寂隻要無相明朗的聲音來回迴盪,佘鈴鐺樂不成支,捅了一下身邊的林麒,道:“和尚真是個妙人,罵人都不帶吐臟字的,開端是狗,現在又是烏鴉,你看那賽張飛,黑乎乎的一個男人,倒是嘴花花,可不就是一隻大黑烏鴉,這和尚真是個有才調的,你是如何熟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