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漢兒不為奴 - 第七百章 鎮反

第七百章 鎮反[第3頁/共4頁]

郭之奇走時,周士相命人將這些天來廣州府統計出的有關打砸、擄掠等檀卷薄奉上,總計369樁,樁樁皆有苦主,樁樁皆論述清楚,內裡不乏苦主為牢中待罪之人。又取特彆卷,為所捕犯人自供通韃反叛,欲使廣州內鬨,藉此反對唐王監國,覺得大清之助供詞。另有參與肇事地主士紳疇前為清廷賣力著力事蹟,都是各地詳加察明,快馬遞呈廣州。白紙黑字,又有鄉鄰作證,更有疇前受害鄉民狀紙,當真是鐵證如山。

周士相聽後,感覺這個彆例和承平軍在湘西剿匪的經曆差未幾,所辨彆是這一次加上了城鎮中的會道門和惡霸權勢,並且第一次在承平軍的軍政體係中展開自查自清。

郭之奇無語,知這些檀卷有真有假,但就算周士相十足拿假作真,人在他手上,話都是他說,他一空頭首輔又能如何。郭之奇無果回奏唐王以後,唐王自是不滿,再牌照禮寺人潘應龍傳諭放人,更於宮中宣稱周士相若不放人,他便不再監國。

“大帥,我覺得對匪首、慣匪、惡霸及確有證據的首要漢奸和會門頭子,該當罷休殺幾批,殺小我頭滾滾,如此纔是亂世用重典。對於那些和這類人有勾搭的官員,便是軍中將領也要該殺的殺,該抓的抓,毫不能包涵。”

宋襄公對周士相俄然要搞鎮反,且在軍內也要搞有些不解,周士相對他解釋說,之前為甚麼不能大量彈壓那些舊地主士紳殘存權勢和處所的反對派,不在軍間斷根不穩定分子,是因為機會不成熟,兩廣人丁有限,賦稅完善的題目也冇有處理,且一向在同清軍決死戰役,冇有阿誰時候和精力。

至於官員,汪士榮的定見很明白,有唐王在,把人殺了必定不好。但又不能不殺上一批,不然這幫人不知害怕,下次有機遇說不定還會添亂。故當將為首的官員交軍情司措置,坐實他的通敵罪名,殺上一批,如此才氣讓餘下的官員認清近況,曉得本身有幾斤幾兩。

第三階段則是來歲三月今後,首要就是將廣東所獲得的經曆向廣西和湖南推行,將廣東前兩階段的經曆總結成冊,好處要重點推行,不好的處所也要及時改進。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宋襄公問為甚麼挑選在頓時北伐這個節骨眼展開內部鎮反,周士相的答覆是:“北伐有好處,有甚麼好處?北伐的鑼鼓響起來,響得很短長,建村設鄉的鑼鼓、彈壓漢奸、打擊舊官僚、士紳權勢的鑼鼓就不大聞聲了,就好搞了。如果冇有北伐的鑼鼓響得那麼短長,那麼鎮反的鑼鼓就不得了了。這裡打死一個地主,那邊也打了一箇舊官僚,再那邊又殺了一幫道門分子,抓了一些幫派分子和道門信徒,到處鬨,天下人就會感覺我們兩廣對地主士紳不友愛,對讀書人不和睦,對百姓也不好,那前麵很多事情就不好辦了....特彆我們此次北伐重點是篡奪南都,占據江南,而江南的士紳最多,是以我們必須讓天下人曉得我們要殺的是通敵的士紳,是那些漁肉鄉裡,勾搭匪賊、道門禍害百姓的官員士紳,而不是知大義、識大抵、親百姓、明事理的士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