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淡看朝中局勢[第2頁/共4頁]
是以這熙成一朝的官員,個個非常乖覺,俱是誠懇辦事,都不想著甚麼從龍之功了。你冇瞧著聖上任誰也不準感染兵權。這五軍都督府、京衛批示使司、錦衣衛、五城兵馬批示司、禁衛軍三營都緊緊握在聖上手中,任這些職務的誰不是聖上的鐵桿親信?因著熙成帝對眾位皇子態度含混,並無偏疼,這底下眾臣對著諸位天之寵兒也多態度含混,畢竟揣摩不著聖心,誰也不敢等閒接了皇子們的示好。
眾大臣對熙成帝這體例啼笑皆非,暗歎這熙成帝果然是史上難見的聖明君子。這體例非常高超,既免了大臣與皇子結黨,因著這五六位皇子是輪番入部辦事,本年是此人來,來歲是那位來,後年又是另一名皇子了。
信義親王攜著他的手問了幾句話兒,見他辭吐清屬,風韻翩翩,不卑不亢,固然幼年,但已暴露幾分不凡來。信義親王笑著對林海說:“公子非常聰明聰明,好好教誨,今後必成大器。”心下卻暗歎可惜,若此子年長幾歲,也好與鈞兒做個伴讀。他從身上解下一塊玉佩遞給林珩:“本日初會,權以此物,聊表情意。”
這些皇子多少也起了點覬覦大寶的心機,麵上俱是兄友弟恭,暗裡裡倒是頗多較量。熙成帝多數也曉得,倒是沉默作壁上觀,倒像是公開裡批評考查諸位皇子親王的心性、手腕和才調。是以諸位王爺雖有計算,但都不敢特彆。俱是在宮中住滿二十年的人精兒了,那裡不曉得他們父皇,平日裡對後代雖是一派慈和,如果犯了錯,招來的隻會是不包涵麵的懲辦。他們小時俱是經曆過的,對著他們高高在上的父皇是又敬又愛、又怕又畏。
雖有嫡子,但本朝崇尚“立賢”,熙成帝上涉諸位天子俱不是嫡子出身。是以朝臣雖說建儲,但多數並不提“立嫡”“立長”一類的話兒。上年有位禦史提了“立嫡”,熙成帝隻淡淡說了,本朝出於陶唐一脈,祖宗家法講究的便是“擇賢達以任之”,這“立嫡”“立長”還隻是厥後的野話,你這麼說來,豈不是要教朕做個不肖子孫。那禦史頓時噤若寒蟬,再不敢提這個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