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1頁/共4頁]
至晚間陳珪下衙,馮氏一麵替陳珪寬衣解帶,換上家常衣服,一麵向陳珪提及白日之事,又犯愁該如何應對周家。陳珪一時也想不到太好的體例來處理此事。凝神想了一回,不覺皺眉,膩煩的道:“早知如此費事,當初還不如換一名女先生罷了。讀書識字的先生甚多,很不必在這一顆樹吊頸死。”
陳氏聽了吳先生這麼情真意切的一番話,隻能翻翻白眼,嗤笑冷哼,非常煩躁的扇動手帕子。心下則悄悄生惱——
陳珪一發膩煩的皺了皺眉,隻感覺本來苦澀的野雞崽子人蔘湯也油膩了。尚未說話,隻聽向來沉默的趙二姐兒撂下碗筷,狀似偶然的笑眯眯說道:“媽很犯愁麼?我倒感覺吳先生家中之事很熱烈。倒是近年下裡聽的戲文兒還出色呢。倘若外頭的戲文都是如許,我也不會常常聽戲都犯困打盹。另有那些平話的,每年都是那麼幾套陳詞讕言,我都快聽得耳朵生繭子了。那裡有吳先生家的熱烈。”
半日,陳老太太方長歎一聲,滿麵唏噓的道:“怪不得世人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公然是一樣米養百樣人,今兒我也算是長了見地了。”
馮氏皺眉,一聲不言語。半日,說道:“老太太和蕙姐兒都很喜好她呢。何況她纔來我們家教書,也冇犯甚麼錯,隻因為這麼一件事兒,就攆了人去,也太冷情了罷?我也難向我嫂子交代不是?”
陳老太太與馮氏相視一眼,卻未曾多說。隻叮嚀屋內服侍的丫環們調開桌椅,列舉杯盤。寂然用過午膳,陳老太太便笑道:“今兒唸了一上午的書,又遇見這麼些事兒,想必大師都累了。臨時回房歇著罷。”
陳珪見問,便嘻嘻地笑道:“方纔聽了妹子所言,我正愁該如何應對周家的人,倒是二姐兒一語道破天機,叫我想到了一個好體例,以是才喜不自禁的笑出聲來。”
說著,陳氏又恨鐵不成鋼的指著吳先生道:“你也是個胡塗的人。他們如何說了,你就如何聽了。清楚是他們先做下無恥的事來,莫非還怕人說。既肯做了,又不肯承擔惡名兒,想要一死了之。莫非做惡的人死了,受害的人反倒成了殺人的凶手不成?天下哪有如許的事理。也就是你們伉儷好亂來,倘如果換了我,不說鬨他個天翻地覆,也要鼓吹的他們一家子難在原鄉呆下去。還想以此訛賴些銀錢?皮不揭了他們的。”
馮氏聽了這話,不覺開口替吳先生解釋道:“我倒感覺這位吳先生人很好。隻不過命不好,攤上了那樣的婆家罷了。何況這件事情歸根結底又不是她的錯。我們怎好因旁人之故,遷怒於她?”
馮氏承諾著,跟在陳珪身後一起逶迤至上房。彼時早已是掌燈時分,上房裡亦是燈火透明。因早晨有外男回府,吳先生並吳家太太隻在房中自便,並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