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黃金耳 - 第273章 故宮分家

第273章 故宮分家[第2頁/共3頁]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溥儀還將1200餘件書畫佳構、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寶盜運出宮,厥後隻找到了三分之一,如《腐敗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五牛圖》、《伯遠帖》、《中秋帖》等,使其他大量貴重文物流失官方。(未完待續。)

吳天緣開打趣道:“看來當年好的都被運到你們這裡了?”

“本地故宮藏曆代銅器1.5萬餘件,此中先秦青銅器約1萬件,有銘文的1600餘件;台北故宮保藏有5615件青銅器,先秦有銘文的約500件。兩岸故宮青銅器都以傳世品為主,每一件都是重器。台北故宮藏品的總量和佳構數量都較少,但毛公鼎、散氏盤、東周編鐘等重器則非常馳名。”

“明清兩代數百年來帝王彙集的寶貝,除了第二次被本國兵士拿走的以外,其他多數留在宮中。這些都冇有盤點,就算有記錄也冇人查抄,以是有冇有不見、有多少丟失也冇人曉得!”

“話不能這麼說!”胡館長正色道:“當年在文物南遷時,因多種啟事,所遴選並非都是佳構,也有的提箱職員因對文物貧乏研討,留下真品,選去偽品。比如重達5噸的《大禹治水》玉山石,搬不走的太和殿寶座等都是北京故宮的代表佳構。”

“在繪畫的期間方麵,本地故宮的初期藏品反應了各個汗青期間的繪畫麵孔,特彆是東晉顧愷之的兩件北宋摹本《列女圖》卷和《洛神賦圖》卷實在地反應了漢魏六朝期間的繪畫氣勢。就唐、五代、兩宋繪畫而言,台北故宮在數量上較北京故宮要多,但本地故宮元朝繪畫浩繁的保藏量和完美的品格可謂天下之冠。”

“青銅器方麵如何樣?”這是吳天緣最體貼的題目,乾係到青銅編鐘的互換難度。

“胡館長,冒昧打攪,請多包涵!”

此中最為嚴峻的是當時宮裡的“全民皆盜”的環境,偷的體例千百種。比如寺人趁夜摸黑踹開儲存文物的堆棧大門,撬壞門鎖,像小偷一樣拿走寶貝。

“我們前院長周功鑫也對這個題目作體味答:簡樸一句話說,有些搬不走的東西,也是國寶。當年文物南遷有考量。對台北故宮來講,宋元繪畫作品、清琺琅彩比較多。而清朝人物圖象都在北京。並且本地故宮博物院的大堆瓷器碎片都是寶,比方乾隆“三希堂”中的兩帖都在北京。能夠說本地故宮最大的鎮館之寶就是紫禁城,全天下都找不到第二件,以是兩個故宮的文物各有特性罷了。”

“台北故宮藏有書畫總計9120件,元之前繪畫574件,元之前書法155件。本地故宮有書畫15萬件擺佈,有近420件元之前的繪畫,310件元之前的書法。元之前書畫總保藏量,數量上本地故宮低於台北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