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終·儘信書不如無書[第1頁/共5頁]
十一年夏六月,立皇子源為太子。以諸葛亮、司馬懿、陳泰為太子舍人,後俱為名臣。
【光注曰:《無忌彆傳》雲:程昱初識狂,是為囚俘。狂以二子相脅,程昱乃從之。】
…………
…………
五年冬十一月,太祖以甘寧為水軍都督,南下荊、揚。劉表敗北降服,劉備逃奔交州,為交趾太守士燮所拒,浮舟入海,不知所終。
…………
十二年春,太祖以都城運轉不便,欲開鑿大運河。朝堂諸臣皆曰不成,唯諸葛亮一力支撐。太祖以亮精通造作,委亮水工,升工部侍郎。亮出鄢,語擺佈曰:“吾平生功勞在此矣。”二十年,大運河始成,運轉便利,且不勞民工。後代論“趙初四相”,亮獨占鼇頭,為千古名臣。崔琰、司馬懿、陳泰皆不及也。
漢帝以觽望在趙,乃召髃公卿士,告祠高廟。使兼禦史大夫程武持節奉璽綬禪位,冊曰:
四年蒲月,征西將軍趙雲攻入西域諸國,儘複前朝故地,建西域都督府。六月,鎮北將軍張合破公孫度父子,建東北都督府。
二年七月,漢中張魯降。太祖歸併五鬥米道於承平道,以張魯精研道書,命為道宗。事在《諸道傳》。蜀中劉璋驚駭,派張鬆為使獻降表。太祖封劉璋安樂公,以高順為將,安定南蠻諸部。
中平初年,角以承平道起事,號令百萬黃巾,事在《宗室傳記》。太祖奉角之令,執掌一方,初倒黴,後聚合徒眾周倉等五百人入潁川,降服王果,典韋歸順。【光注曰:黃巾之起,風雅萬人,小方五六千。執掌一方而得五百人,可謂慘敗矣。故趙太祖之起,亦凡人爾。王果無赫赫之功,以其為功臣,得列青史,是為識人之明。】
【光注曰:真定至今傳播“無忌搶親”一事。皆口耳相授,不立筆墨,覺得趙太祖諱。《無忌彆傳》雲:眭固先從狂,後以狂禦下嚴苛,複棄之。】
惜潁川黃巾帥波才,不慎為漢將皇甫嵩、朱雋所破,大部崩潰。賴太祖臨危穩定,倉促間力挽狂瀾,破漢軍追兵,得精乾二千餘人。於禁、沈富、樂進、謝遜、陳蹙、韓當等皆在此中。
厥後諸侯混戰,朝中亦逆黨叢生。允以親信李肅設謀,暗害丞相卓,禍亂朝綱。卓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賈詡等聞朝中有變,回師撥亂歸正。禍首王允伏法。未料西涼叛軍韓遂、馬騰趁京師事情而入,傕、汜等走奔太祖。朝廷權益為遂掌控,漢室亡無日矣。事在《李郭張賈傳》。
正在構思新書,已經斃掉幾個開首。
多謝存眷,下一本書約莫要兩三個月今後,纔會正式上傳。但願各位讀者到時候能夠支撐一下。
後趙.裴鬆之著,齊.司馬光注《前趙書》。卷一《太祖本紀》曰:
太祖居太行山。生聚群眾,練習士卒,眾皆附鄢。得軍民百萬,漢室不能製,求拜太祖為太行校尉,得舉孝廉。眾將歸者甚多。敬德皇後以太祖有為,夜奔歸之。趙雲、張燕、眭固、褚飛燕等由是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