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終·儘信書不如無書[第2頁/共5頁]
惜潁川黃巾帥波才,不慎為漢將皇甫嵩、朱雋所破,大部崩潰。賴太祖臨危穩定,倉促間力挽狂瀾,破漢軍追兵,得精乾二千餘人。於禁、沈富、樂進、謝遜、陳蹙、韓當等皆在此中。
…………
…………
厥後諸侯混戰,朝中亦逆黨叢生。允以親信李肅設謀,暗害丞相卓,禍亂朝綱。卓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賈詡等聞朝中有變,回師撥亂歸正。禍首王允伏法。未料西涼叛軍韓遂、馬騰趁京師事情而入,傕、汜等走奔太祖。朝廷權益為遂掌控,漢室亡無日矣。事在《李郭張賈傳》。
袁紹子譚,以其父部曲,竊據青州。不平王化。太祖見其殘民害物,遣樂進、李傕、郭汜、郭嘉眾將南渡黃河以討之。譚貪而無能,一戰被擒。譚將田豐、郭圖、臧洪戰死,張合降順,淳於瓊南走兗州。青州定矣。
ps:隻能到這類程度了。白話真不好寫。
初,太祖伯父角造七星寶刀,名: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讖曰“七星會,漢室毀”。太祖見角,得授天璿。破袁譚,得天權、玉衡。降呂布,得搖光。擒曹操,得天樞、天璣。斬韓遂,得開陽。至此,七星會矣,識者皆然之。
乃為壇於開封。庚午,太祖升壇即阼,百官陪位。事訖,降壇,視燎成禮而反。改光正為初升,大赦。以河內之山陽邑萬戶奉漢帝為山陽公,行漢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上書不稱臣,京都有事於太廟,致胙;封公之三子為侯爵。
【光注曰:《無忌彆傳》雲:程昱初識狂,是為囚俘。狂以二子相脅,程昱乃從之。】
冀州已定,幽州劉虞與公孫瓚相互攻伐不休,民皆嫌棄。時太祖以張燕入幽州,郡縣大吏投奔甚眾。瓚為虞部將所殺,虞亦被創。張燕驅兵大進,擒虞等三月安定幽州。唯遼東太守公孫度不平王化,竊地自守,十年後,方為張合所滅。
“谘爾趙公:昔者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茲昏,髃凶肆逆,宇內顛覆。賴武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今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征,誕惟亮采,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此中,天祿永終;君其祗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光注曰:真定至今傳播“無忌搶親”一事。皆口耳相授,不立筆墨,覺得趙太祖諱。《無忌彆傳》雲:眭固先從狂,後以狂禦下嚴苛,複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