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無心插柳[第2頁/共4頁]
裴行儉一來元萬頃的政治課頓時就結束了。眾學士齊拍額頭內心直叫光榮――裴行儉,真是我們的大救星啊!
再過了好久,一騎奔到玄武門來,是給武懿宗等三人乞假的。說二位武將軍軍務繁忙,宋之問留在二位將軍身邊伺奉,本日都不能來講武院報導了。
薛紹等人走進玄武殿,再要出去一趟可就極難了。非得是有元萬頃親部下發的手令,並由四名以上的羽林衛士一起“護送出宮”。冇有特彆特彆的情節,元萬頃也不會批準誰告假出去――這是他公佈的第一道號令。
“裴公所言甚是,此物當真是極好啊!”頓時獲得了一群人的呼應和附合!
裴行儉說道:“你是貴族公子,不知貧寒學子的肄業之難。向來講授都是教員執書口述、門生條記或是發問。但是紙和筆,對大多數的布衣後輩來講都是一筆龐大的開消,不是輕鬆就能夠承擔得起的。大唐的教誨非常提高,幾近每一個州、縣乃至鄉裡都有學館,就連寺廟裡都有教習貧苦孩子識字的寺學。如果將這黑板與粉筆推行開來定能造福無數的師生,從而使得更多的人有機遇接管到文明的教誨。”
“好東西!”眾學士一併讚歎,“這能省下很多的紙筆錢啊!”
“好,老夫頓時擬奏!”元萬頃一下就衝動了,抬腳就要跑去寫奏章。一想又停了下來,轉頭對薛紹道:“公子,不如就將這類黑板取名為‘藍田墨板’如何?”
元萬頃倒也承情,笑眯眯的道:“忠君為國,老夫不敢怠慢。已是快到午膳時候,就讓大師都歇息一下吧!”
政治課聽到一小半,薛紹找了個換衣的藉口分開了書院,得去籌辦兩樣之前忽視了的首要的東西――黑板和粉筆!
但是有三個該來的人還冇有來,武懿宗、武攸歸,和天後最後加出去的阿誰最讓元萬頃惦記的,宋之問。
“再等等。”元萬頃如此說道。
一塊大黑板是用來固釘釘在牆上的,一塊稍小一的是帶有腳架能夠抬動的。薛紹叫他們多塗了幾塊小黑板讓學士們拿來練習單用,並叫他們轉頭去煮一些生石膏(硫酸鈣)並用長條的模具將其固形,專門用在黑板上的謄寫。
快到了午餐時分,裴行儉來了。他穿戴一身紫色朝服,明顯是方纔從早朝高低來的。
薛紹道:“軍令如山,過了時候就冇有等人的事理。我們應當頓時就去玄武殿。”
對此,薛紹既冇禁止也冇有頒發甚麼定見。講武院這類處所當然是教東西學東西的,但事關國度軍事,“政治掛帥”也就顯得尤其首要了。看來武則天欽點元萬頃來做這個“政治部主任”非常用人得法,老頭兒乾了幾十年的反動事情,彆的才氣或許冇有,但是搞政治教誨絕對是一把妙手。再者他也的確是肚子裡有貨,說了都快有一時候了也冇有一句反覆的話,旁征博引滾滾不斷的鼓吹忠君愛國、敬師好學,還是很有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