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皇儲之爭[第2頁/共4頁]
鄭貴妃點了點頭,說道:“也難為你為你父皇的萬壽節如此操心。你父皇若知你孝心若此,必然歡心。”說到此處,鄭貴妃幽幽歎了一口氣,握住了朱常洵的手,又道:“你從小聰明聰明,在諸位皇子當中,你父皇最愛好的便是你。父皇本意立你為太子,今後好將江山傳於你。隻可惜天意弄人,你父皇雖為貴為一國之君,萬人之上,又能何如?”
朱常洵道:“這老五老六不過是湊個熱烈罷了,這二人又何足為懼?”又道:“母妃無需擔憂,這些年來兒臣交友朝中權貴,手握兵權,又拉攏了多量的江湖中人,那宮人之子又有何本事?想來日方長,自有變數,看他能夠對勁到幾時?”
萬曆天子即怕獲咎美人,又怕獲咎眾朝臣,他雖是萬聖之尊,卻不能立本身鐘愛的皇子為太子,心中亦隻好苦笑了。多年的皇太子之爭隻弄得萬曆天子心灰意懶,竟至二十餘年不上朝,有的大臣在朝中供職多年,竟是連萬曆天子的龍顏一麵也冇有見過。
朱常洵這纔想起這二人,轉頭一看,不由得吃了一驚,隻見韓千俠和範右鄰均是神采慘白,滿頭虛汗,忙問啟事。本來韓千俠和範右鄰二人剛開端也是看著棋盤,哪知看著看著覺便朦昏黃朧,厥後所見和本身普通無二,直到剛纔纔回過神來。
鄭貴妃何出此言?事情卻還要重新提及。隆慶六年三月,明穆宗隆慶天子駕崩,皇太子朱翊鈞即天子位,改元萬曆,是為明神宗。萬曆天子繼位時年方十歲,外靠輔政大臣張居正,內靠生母慈聖李太後和司禮監秉筆寺人馮保。
皇三子朱常洵出世的那一年,首輔大臣申時行便奏請萬曆天子以英宗、孝宗二帝為先例,立皇宗子朱常洛為皇太子,明神宗以“皇後尚幼年,倘若今後有出,如何置之”為由,暫不立皇太子。後有薑應麟、沈璟等人上疏,請萬曆天子冊立東宮,萬曆天子大怒,將薑應麟貶官。
鄭貴妃笑道:“皇兒快快起來。”雙手將朱常洵扶起。這鄭貴妃已年近五十,但她養尊處優,看起來不過四十出頭。
李太後得知此事,便把萬曆天子叫來,說道:“哀家老矣,卻仍無皇孫,若王宮人誕下龍嗣,亦是宗室之福。”萬曆天子母命難違,便將那宮女王氏封為恭妃,不久,便誕下皇宗子朱常洛。但是萬曆天子當初不過一時髦起,內心倒是一點也不喜好王恭妃,天然也不喜好皇宗子朱常洛。
萬曆十八年,朝中大臣個人上疏萬曆天子,要求冊封皇太子,萬曆天子心下發急,將冊立皇太子之事推早退來歲,以後又推早退萬曆二十年。萬曆二十一年,萬曆天子又以“三王並封”為藉口,遲遲不立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