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卷終[第3頁/共4頁]
不過杜山虎還是不敢忽視,這些年他一向領兵在外,獨攬河中軍權,對朝廷諸事向來不如何上心。
畢竟,從景興年間開端,大將軍趙石等人,便是最為果斷的改革一派……
這對於大秦來講,不算好,卻也不能說壞。
幸虧,當今陛下春秋正盛,不然的話,以大將軍趙石為首的武人們會做出甚麼事情來,冇人能夠預感。
不過,接踵離職的兩位大秦大將,到底還是不一樣的。
成武九年蒲月,出使後周的使節返來,帶返來的動靜並不算誇姣,後周高低,雖有動亂,動靜卻不能說大。
“多謝先生……這些年對老杜不離不棄,此後如果有閒,儘可來老杜府中,尋老杜喝酒談笑……唉,他孃的,這京中故交,今後敢來尋老杜喝酒的,不知能有幾個?”
實際上,這對於文人而言,是一件功德。
身不由己之處,不是長年累月的領兵之人,底子體味不到。
當然,最首要的還是杜山虎本人的誌願,借交代軍務,安撫各部雄師之機,遲延光陰。
他隻是回顧,對南十八笑著道:“物是人非啊……老杜這一輩子,也算冇白活,但跟旅率比起來,唉,還是隻能瞠乎於後了……”
現在。科舉改製在先。又有推波助瀾之人。雖說前程必然艱钜萬分,但也顯現了天子陛下對文事的正視。
隻是當晚,杜山虎喝的酩酊酣醉,過夜於晉國公府。
而在如許一個機會,這位天子寵臣上書延及此事,真的很難讓人信賴,這是沈鶴本身的意義。
天子陛下要在武功高低大工夫了,這是很多朝中重臣聽聞此過後的第一個設法。
在杜山虎影象當中,這處府邸門前的街道並不算寬廣,但現在,街道劈麵的民居已然拆了個潔淨,構成一個寬廣的廣場,鋪著堅固的青石,一杆大旗在廣場中間飄零,抬頭看一看,恰是猛虎武勝軍軍旗。
這讓他忐忑難安,一向忍耐到諸事稍卻,他便拉上南十八一道,去晉國公府拜見。
自古以來,漢字幾經演變,到得現在,與當代象形筆墨已然相去甚遠。
“嗯,入府以後,十八也就不能多陪將軍了,總要見見妻兒,望將軍私行保重。”
來到晉國公府門前,晉國公府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陽光之下,耀人眼目,大門之前,也有了保護,雖汗流浹背,而不稍動,彷如雕塑普通。
之以是拖了這麼長的光陰,一來呢,天子陛下躊躇不決,二來,京中變亂頻出,加上去歲大秦有揮兵東向之意,需求杜山虎如許的老將坐鎮河中,以窺機會。
此次相談,外人無從得知,兩位南征北戰多年,名聲鵲起,有著大功於社稷的大將軍到底說了些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