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1頁/共3頁]
崇禎天子聽了心中一動,眉毛一揚,欣喜地問鐘進衛道:“但是研討所?”
鐘進衛說到這裡,讚了句道:“大明的書院之多,哪怕唐、宋都遠遠不及,真是了不起!”
崇禎天子聽到這裡,摸索著問道:“鐘徒弟,那如果朕下旨吏部選官不得輕視國子監出身呢?”
“如何傾斜?”崇禎天子已經聽得很高興了,一聽鐘進衛另有要說的,就趕緊再問道。
鐘進衛一笑,搖了點頭道:“陛下,顛末這麼多年的科舉,進士出身的人已非常多了。而官位有限,進士出身的人都在列隊等著。如果陛下下了這麼一個聖旨,必定會被內閣采納。就算內閣不采納,六科給事中也會采納的。朝廷中現在統統衙門,有點權力的官員全都是進士出身,這阻力太大了!”
崇禎天子聽了,心中微微有點高傲,不過冇有表示出來,隻是持續當真地聽著鐘進衛說話。
“陛下,幼學是根本,大明統統百姓都要進幼學學習。然後能夠停止挑選,情願科舉宦途的就進那些本來的書院;情願進各種研討所的則走國子監這條路。彆的在國策上,還能夠停止一些傾斜。”
崇禎天子對於鐘進衛這答覆感到非常奇特,他不由得問道:“鐘徒弟,國子監式微不是因為朝廷拿它來斂財的啟事麼?現在朕既然已曉得這環境了,就毫不會再這麼做。”
“鐘徒弟是成心考較朕了!好,朕就說給鐘徒弟聽聽。”崇禎天子笑著指著鐘進衛說道。
“恰是,臣的主張就是讓國子監出身的人,擔負研討員。這麼一來,身份有了,就是各級散官頭銜,讓他們在人前不必對科舉出身的人卑躬屈膝。平時有國企所發的俸祿,研討出服從後,另有钜額財產的分紅。這足以吸引相稱大的一部分讀書人走上這條路了!”
這一點,實在是他冤枉了崇禎天子。因為在當家人的位置上,所要考慮的事情中,最為核心的就是一個“財”字。有財才氣去做其他事情,這是根本。也是是以,崇禎天子纔會對“財”字特彆敏感。
鐘進衛聽了,嘴角一裂,無聲地笑了下,纔對崇禎天子說道:“陛下,臣還冇說完。”
鐘進衛一聽,不曉得崇禎天子想到了甚麼,不由問道:“陛下,妙從何來?”
在解釋了崇禎天子剛纔的題目以後,鐘進衛把話題又拉了返來,接著道:“是以,如果要重新遵循之前的形式重振國子監的話,就不實際了,這首要表現在兩方麵。”
“陛下,之以是讀書人不走國子監這條路,是因為有了一條更好的路能夠走。在大明建國幾十上百年以後,官方的書院就垂垂鼓起。臣查了下質料,到萬積年間建立的書院共有一千四百三十五所之多。也就是說,大明的府州縣約莫有九層以上都有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