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舊家燕子傍誰飛 - 200|0142

200|0142[第1頁/共6頁]

天祥道:“話雖如此,但我們匆促之間,走到此地,實是尤處可奔,究不知從那裡去好?疊山先生倘有高見,還乞見知。”枋得道:“此去通州,是本地的處所,最好走動,那邊有可作為最好,萬一不當,那邊切遠洋邊,也可浮海而去。約莫益王、信王,必是取道溫州,海路能夠通得的,此是一條正路。若說江南一起,此時已冇有一片潔淨土,倘非兵力厚集,是斷斷乎去不得的。”

天祥歎道:“李權守終久疑我,我便歸去與他分剖明白吧。”二路分道:“使不得。權守此時合法大怒,歸去必遭毒手。今某奉權守之命來追丞相,某想丞相時令凜然,大家都欽仰的,至於權守的疑丞相,也是一股忠義之氣,不過未曾細細深思,誤聽謊言罷了,久後終當明白的。某恐丞相路上貧乏資斧,備得金珠在此,不敢說贈燼,乞丞相笑納。”天祥道:“得蒙仗義開釋,己是銘感不忘,厚貺斷不敢受。”

因而三人徒步而行,暗中摸索,喜得這條路甚是僻靜,看看走至天明,並未遇見一個韃兵。天祥道:“天氣要亮了,我們如此裝束,倘遇了韃子,斷難倖免,不如趁此時棄去長衣,改做村夫模樣,還能夠遮飾遮飾。”二人聞言道:“正該如此。”當下三人把內裡長衣脫了,隻穿短衣,又取些汙泥,略略塗汙了臉孔,仍向前行,轉過彎來,倒是一條通衢。

天祥道:“我在此暫避,你二人可去了,等韃兵過後,再來此尋我未遲。”

等了半晌。內裡寂寂無聲,方纔出來看望,見元兵去遠了,方敢出來。此時不敢再走通衢,向斜刺裡一條巷子而去,天祥腿上非常疼痛,杜滸、宗仁二人扶著,勉強而行,走到晌中午分,腹中饑餓尷尬,更難行動,身邊又冇帶得乾糧,隻得坐在路旁小歇。

宗仁道:“不知二位尊居那邊?能夠借住一夜麼?”樵夫道:“我們家不遠,等雨小了,能夠同去,不過簡慢些。”天祥道:“隻是打攪不當。”說話間雨也住了。因而一同起行,宗仁還是背上天祥,此時天氣夜了,黑越越的走了一裡多路,方纔獲得。樵夫敲開門,讓三人入內,一麵燒起火來,讓三人脫下濕衣去烘;一麵盛出飯來,三人吃畢,宗仁在腰間摸出一塊瑣細銀子,酬謝了樵夫。又問起:“此去通州另有多少路?此地可有肩輿?”

等了很久,方見一行韃兵,騎著馬,銜尾而來。隻因這一條是巷子,兩旁多是波折蘆葦,以是不能散開走,隻得銜尾而行。杜滸瞥見了,髮腳就跑,那為首的韃兵,便加上一鞭趕來,馬行的快,早被趕上,韃兵再加上一鞭,趕在杜滸前麵,方纔上馬攔住要捉。

天祥不堪慨氣,隻得同杜、宗二人將金珠分纏腰際,上馬向揚州而去,到得城下時,已是四鼓,不便叫門,且上馬安息,欲待大明進城。此時四周寂寂無聲,忽聽得一人在城上道:“奉大守命,本日真州李權守文書到此,有能殺文丞相者,將首級去見,賞令媛。你們大明留意盤問出入。”天祥等三人聽得,驚到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