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京大審判[第3頁/共5頁]
審判的籌辦事情並不龐大,事前搭建三個品字形高台棚子,正中一個是審判台,左邊是候審台,右邊是證人台。以三個高台為中間,圍成了一個四方形安然柵欄圈,百姓可在圈核心觀,製止入內,不得鼓譟。
公判罪過,懲奸除惡,震驚各國,警示國人。
統統被判處畢生囚禁的戰犯,包含二百餘名金國宗室,擇日押往擒龍島囚禁,畢生不得離島。
……
東京百姓,有一半是衝著看北奴的了局,另有一半則是衝著看這支傳說中的女兵步隊來的。他們冇有絕望,這支軍容整肅、剛柔並濟,英姿颯爽、怎也看不敷的女兵步隊,當真令人大開眼界,滿滿敬意。乃至天樞官員與各國來使,都忍不住幾次側顧——冇體例,太搶眼了。
公判大典的地點,挑選在原皇家禦園艮嶽遺址。
四月初,淵聖皇後與華國王結合下達喻令:公判金國戰犯,以究竟為根據,以律法為繩尺,不枉不縱,不赦不罪。
當百姓的情感被變更到極致之時,公判正式收場。
此事激發的爭議,由朝廷漫至官方,販子瓦肆之間,也展開了激辯。按照開封府派出的采風目吏,彙集京畿一帶的官方傳聞,有七成以上,同意公判金國戰犯。
說到激憤處,張孝純涕淚滿須,悲不成聲。做為當年太原保衛戰的批示者及王稟的戰友,原知太原府張孝純的證詞,極具可托度與傳染力。圍觀百姓,聽得義士投河,莫不一掬憐憫之淚;待聞屍體慘遭踐踏,無不義憤填膺。當場就有近千靠近柵欄的百姓,將身上的硬物如貨幣、銀鈿、碎銀、乃至脫下布鞋照候審台上扔去。若非間隔太遠,物件藐小,殺傷力太弱,估計這位大金國相會上演一出被款項活生生砸死的異景……
東京大審判!
四月十二,統統直接參與南侵之戰的戰犯,如完顏宗翰、完顏希尹、完顏宗敏(阿魯補)、蒲察石家奴、胡實海、蕭仲恭……等一十七名戰犯,儘數被處以極刑——“蒙山不平花不辣”,這是女真人的公用極刑,即拉肋而死。以彼之道,還諸彼身。
此時的完顏宗翰,已是病入膏肓,身材早垮了。對張孝純的控告,隻是嘲笑不語,對女兵的控告,則木然以對。待聽完宣判以後,隻是翻了翻眼皮子,淡淡道:“折騰完冇有?完了就脫手吧!如何痛快如何來,且看真正的女真男人,會不會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