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顧慮[第2頁/共4頁]
馮嬤嬤在安排明日的臘八事件,素娘是河西人清楚本地的忌諱,本日便暫跟著馮嬤嬤打個動手。孔顏又是個不喜太多人近身服侍的,一時西外間屋子裡隻要英子和寶珠在身邊。
許是剛飽受戰役之苦的河西百姓太需求安寧餬口,又有前朝李唐公主和親的事例珠玉在前,戰役的希冀彷彿不再悠遠。
涼州城――河西都州,雖有流民擁堵,卻因時近年關,販子之繁華,火食之阜盛,非常日可比。
如此人間繁華之下,送親聖旨一夕傳遍全城,眾皆嘩然。
元熙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吐藩王遣使者入長安求娶嫡長公主重華為王後,以效仿先祖鬆讚乾布、赤德祖敦奉天朝為尊,結兩國百年之好。
****
常言有道,“後宅當中,不是東風賽過西風, 便是西風賽過東風”,這一句坊間相傳之言雖不成儘信,卻也明示了正妻與妾室天生敵對的態度。英子身為孔顏的近身侍婢,天然對魏康的妾室不喜,聽到寶珠這番對魏康納妾之事的稱心之言,又見馮嬤嬤不在,她也未幾做斥責,隻是微微責怪道:“不成胡說,李蜜斯如何說也救過夫人和小公子!”
****
高傲周建國以來,與吐蕃兵革不竭,兩國邊關貿易間斷。
不管對於公主和親之事,還是吐蕃與河西乾係,再無河西人更深切的體味。
聽到寶珠滿心盼著邊關貿易的暢旺,不由又想起邇來河西高低皆盼魏康送重華長公主和親吐蕃,以換來邊關的安寧和貿易昌隆,孔顏臉上笑意微斂,目光不由又落在天佑頸上的香囊――內裡放著不日前從鳩摩羅什寺帶回的舍利子。
彆的,不美意義,這是3號的,4號應當會有小欣喜。
前唐和親的公主或葬於河西涼州,或與河西有關並遠赴吐蕃和親,愈乃至河西曾被吐蕃統治近百年,數代吐蕃人與漢人的混居餬口,使這統統即便已經疇昔一百多年,河西人對和親公主與吐蕃仍然過分熟諳,且在從未間斷過的兩方烽火中,飽受戰役之苦的河西百姓,總會讓和親如許締結友愛的言語,以及無數次讓他們淪為刀下亡魂的吐蕃,挑起腦海裡的每一根神經――和親、吐蕃、戰役――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兩國邊疆近百年安寧;金城公主和親吐蕃,兩國邊疆數十年安寧。
並且,重華長公主下嫁的吐蕃王,恰是魏康客歲砍下首級的吐蕃三王子之父。
現在她已是一名母親,深知為人父母之心,她實難信賴吐蕃王見了魏康冇有為子報仇之心。
前唐,多次以公主和親番邦。貞觀十四年,弘化公主和親河西近綁、祁連山脈吐穀渾首級諾葛缽,身後迴歸大唐,卻葬於曾經的威武郡,亦是現在的涼州城。並有當年文成公主於和親吐蕃首級鬆讚乾布的路上,弘化公主曾隨諾葛缽前去鴻溝親身迎送。